 k8s操作手册 2.3lsmod | grep -e ip_vs -e nf_conntrack #检查是否已加载ip_vs模块 ★最后重启操作系统 # reboot ★第1章、部署k8s版本<=1.23 k8s在1.23及之前版本默认是调用docker作为底层的容器运行时,从1.24版本开 始移除了dockerShim组件,不再支持docker,从而默认使用containerd作为底层 #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 systemctl start docker # docker info ★配置docker服务使用systemd去管理(以及信任本地镜像仓库) # vi /etc/docker/daemon.json { "data-root": "/docker_data", "registry-mirrors": [ "h�ps://cof-lee cker load导入;或者使 用内部registry仓库(内部registry镜像仓库里要有以上7个镜像) ★直接使用命令行方式初始化集群 (以下是非HA模式的master初始化,如果要部署高可用集群,则参考第4章) kubeadm init --kubernetes- version=v1.19.4 \ --apiserver-adver�se- address=10.990 码力 | 126 页 | 4.33 MB | 1 年前3 k8s操作手册 2.3lsmod | grep -e ip_vs -e nf_conntrack #检查是否已加载ip_vs模块 ★最后重启操作系统 # reboot ★第1章、部署k8s版本<=1.23 k8s在1.23及之前版本默认是调用docker作为底层的容器运行时,从1.24版本开 始移除了dockerShim组件,不再支持docker,从而默认使用containerd作为底层 #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 systemctl start docker # docker info ★配置docker服务使用systemd去管理(以及信任本地镜像仓库) # vi /etc/docker/daemon.json { "data-root": "/docker_data", "registry-mirrors": [ "h�ps://cof-lee cker load导入;或者使 用内部registry仓库(内部registry镜像仓库里要有以上7个镜像) ★直接使用命令行方式初始化集群 (以下是非HA模式的master初始化,如果要部署高可用集群,则参考第4章) kubeadm init --kubernetes- version=v1.19.4 \ --apiserver-adver�se- address=10.990 码力 | 126 页 | 4.33 MB | 1 年前3
 git 操作手册#不验证ssl证书 # git config --global --list #查看全局设置 ★本地设置 针 对 单 一 项 目 的 设 置 , 使 用 --local 参 数 , 本 地 设 置 信 息 保 存 在 项 目 目 录/.git/config文件里 # cd 项目目录 # git sslVerify false #不验证ssl证书 # git config --local --list #查看本地设置 ★系统设置 系统设置信息保存在/etc/gitconfig文件里 # git config --system user.name cof # git config --system config --list #查看所有设置(全局+本地+系统) # git config user.name #查看用户名 ★以上3个范围的设置优先级: 本地设置 > 全局设置 > 系统设置 ★push.default配置项 # git config --local0 码力 | 35 页 | 1.69 MB | 1 年前3 git 操作手册#不验证ssl证书 # git config --global --list #查看全局设置 ★本地设置 针 对 单 一 项 目 的 设 置 , 使 用 --local 参 数 , 本 地 设 置 信 息 保 存 在 项 目 目 录/.git/config文件里 # cd 项目目录 # git sslVerify false #不验证ssl证书 # git config --local --list #查看本地设置 ★系统设置 系统设置信息保存在/etc/gitconfig文件里 # git config --system user.name cof # git config --system config --list #查看所有设置(全局+本地+系统) # git config user.name #查看用户名 ★以上3个范围的设置优先级: 本地设置 > 全局设置 > 系统设置 ★push.default配置项 # git config --local0 码力 | 35 页 | 1.69 MB | 1 年前3
 python3学习手册也可直接使用with去打开文件,就不用手动关闭文件了 with open('test.txt', 'r') as fileobj: # to do ★打开文件时指定字符集编码 打开文本文件时默认使用系统本地语言的编码,最好给open()函数传入 encoding参数 例如,读取GBK编码的文件:(操作文本文件一定要指定编码) fileobj = open('gbk.txt', 'r', encoding='gbk') 日语 shi�-jis 日语 euc-kr 韩语 big5 中文-台湾 la�n-1 iso-8859-1 ★文本文件读写操作 .write()方法写入文件,打开文件默认是跟随系统本地语言编码,写入 文件也是,得在打开文件时指定文本编码;写入内容时,默认末尾不 带换行符,可自己加\n # coding=utf-8 with open("test.txt","w+",encoding="utf8") --proxy="h�p://x.x.x.x:3128" #使用代理 # pip install xxxx.whl #安装本地whl包 # pip uninstall 包名 #卸载依赖包 #pip默认从以下地址下载软件包: h�ps://pypi.org/simple0 码力 | 213 页 | 3.53 MB | 1 年前3 python3学习手册也可直接使用with去打开文件,就不用手动关闭文件了 with open('test.txt', 'r') as fileobj: # to do ★打开文件时指定字符集编码 打开文本文件时默认使用系统本地语言的编码,最好给open()函数传入 encoding参数 例如,读取GBK编码的文件:(操作文本文件一定要指定编码) fileobj = open('gbk.txt', 'r', encoding='gbk') 日语 shi�-jis 日语 euc-kr 韩语 big5 中文-台湾 la�n-1 iso-8859-1 ★文本文件读写操作 .write()方法写入文件,打开文件默认是跟随系统本地语言编码,写入 文件也是,得在打开文件时指定文本编码;写入内容时,默认末尾不 带换行符,可自己加\n # coding=utf-8 with open("test.txt","w+",encoding="utf8") --proxy="h�p://x.x.x.x:3128" #使用代理 # pip install xxxx.whl #安装本地whl包 # pip uninstall 包名 #卸载依赖包 #pip默认从以下地址下载软件包: h�ps://pypi.org/simple0 码力 | 213 页 | 3.53 MB | 1 年前3
共 3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