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操作手册 2.3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默认还加了DOCKER-USER这个forward链,默认全部return,导致不通,也得 放开,具体得看下iptables规则),以下操作目的为 在系统启动后等待60秒待 k8s把iptables规则设置完毕再在以下几个chain里放通所有流量,如果对防火墙 有自定义规则或对安全性要求较高场景无需配置以下这段,防火墙相关操作自 行按需处理! # cat >> 群的命令(含token) ★附、crictl命令 v1.24及之后的k8s默认带有crictl命令,可用于查看containerd的镜像及容器等信 息 安装了containerd后,containerd的命令行工具为ctr,而k8s v1.24之后版本又新 增额外的辅助工具crictl crictl是遵循CRI接口规范的一个命令行工具,通常用它来检查和管理kubelet节点 kubectl get pod --all-namespaces #查看容器运行状态 如果有2个coredns的pod未启动就绪,因为pod网络组件还未部署,部署后再查 看;如果部署网络组件之后还未启动,则可能是网络不通,防火墙要放通pod 容器网段入站。 ⑤service使用ipvs模式 # kubectl edit cm kube-proxy -n kube-system0 码力 | 126 页 | 4.33 MB | 1 年前3
git 操作手册#创建项目目录 # cd ~/testgit # git init #初始化仓库,将在当前路径下生成.git子目录,子目录里 有此git仓库的相关信息,初始化后要设置当前工作的用户名等相关信息,否则 使用全局设置 # git status #查看当前工作目录和暂存区的状态 On branch master No #暂存区有了一个新的文件:main.py # git commit -m "msgxxx" #将暂存区提交到仓库区(commit为提交操作),- m后指定本次提交的说明信息 1 file changed, 1 inser�on(+) create mode 100644 main.py # git log HEAD^^ #恢复到上上次提交的版本(回退2次) # git diff #查看未暂存的修改,在工作目录增删改文件后,未add的 # git diff --cached #查看未提交的暂存 ★分支操作 分支(branch)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提交对象(commit),HEAD是一个指针,0 码力 | 35 页 | 1.69 MB | 1 年前3
python3学习手册③py2的源码文件默认使用ascii编码,除非指定了 # -*- coding: u�-8 - *-,py3源码文件默认使用u�8编码 若要在py2中也使用py3中的这些特性,可以导入名为 __future__ 的 包,导入后,py2会启导入的功能使得也支持py3的这些特性。同时py2 的这些原有特性会被py3覆盖 让源代码兼容python2和python3,只需要在代码开头添加以下几行, 然后都用py3的语法去写代码: version_info[0] < 3: reload(sys) sys.setdefaultencoding('utf-8') 解析: ★打印函数 导入print_func�on后,让python2也支持print()函数 (以下代码在py2与py3都可正常执行)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str_1 = "hello world" python # -*- coding: utf-8 -*- from __future__ import unicode_literals str1 = "我们" # 导入unicode_literals后,默认同 u"我们" str2 = u"我们" print len(str1) print len(str2) 结果: 2 2 ★绝对引入 from __future__ import absolute_import0 码力 | 213 页 | 3.53 MB | 1 年前3
postgresql操作手册#删除数据表(谨慎操 作) ★说明: "public"."tablexx"中的public不是数据库名称,而是schemaname,后面 的tablexx为表名称 pg数据库,使用HeidiSQL连接到某个库后,一个数据库的结构为: 默认有4个schema,所有的表默认在名为public的schema下 ★存储空间使用量查询 postgres=# select pg_size_pre�0 码力 | 17 页 | 445.84 KB | 1 年前3
共 4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