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tidb-resource-control#query_limit-参数说明"> �→ Runaway Queries 支持更多触发条件,并能够切换资源组
Runaway Queries 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来降低突发的 SQL 性能问题对系统产生的影响。v8.4.0 中新增 �→ Coprocessor 处理的 Key 的数量 (PROCESSED_KEYS) 和 Request 除 TiDB Dashboard 外的其他 API 接口。 如果你希望让外部网络用户或不受信任的用户访问 TiDB Dashboard,需要采取以下的措施以避免安全漏洞的出 现: • 使用防火墙等手段将默认的 2379 端口限制在可信域内,禁止外部用户进行访问。 注意: TiDB、TiKV 等组件需要通过 PD Client 端口与 PD 组件进行通信。请勿对组件内部网络阻止访 问,这将导致集群不可用。 收集和加载统计信息的过程中消耗太多内存 TiDB 节点启动后需要加载统计信息到内存中。统计信息的收集过程会消耗内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控制内存 使用量: • 使用指定采样率、指定只收集特定列的统计信息、减少 ANALYZE 并发度等手段减少内存使用。 • TiDB v6.1.0 开始引入了系统变量tidb_stats_cache_mem_quota,可以对统计信息的内存使用进行限制。 • TiDB v6.1.0 开始引入了系统 0 码力 |
5072 页 |
104.05 MB
| 10 月前 3 4/tidb-resource-control#query_limit-参数说明"> �→ Runaway Queries 支持更多触发条件,并能够切换资源组 | Runaway Queries 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来降低突发的 SQL 性能问题对系统产生的影响。v8.4.0 中新增 �→ Coprocessor 处理的 Key 的数量 (PROCESSED_KEYS) 和 Request 除 TiDB Dashboard 外的其他 API 接口。 如果你希望让外部网络用户或不受信任的用户访问 TiDB Dashboard,需要采取以下的措施以避免安全漏洞的出 现: • 使用防火墙等手段将默认的 2379 端口限制在可信域内,禁止外部用户进行访问。 注意: TiDB、TiKV 等组件需要通过 PD Client 端口与 PD 组件进行通信。请勿对组件内部网络阻止访 问,这将导致集群不可用。 收集和加载统计信息的过程中消耗太多内存 TiDB 节点启动后需要加载统计信息到内存中。统计信息的收集过程会消耗内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控制内存 使用量: • 使用指定采样率、指定只收集特定列的统计信息、减少 ANALYZE 并发度等手段减少内存使用。 • TiDB v6.1.0 开始引入了系统变量tidb_stats_cache_mem_quota,可以对统计信息的内存使用进行限制。 • TiDB v6.1.0 开始引入了系统 0 码力 |
5095 页 |
104.54 MB
| 10 月前 3 •
透明分布式
•
HTAP
•
企业特性(闪回、TDE、冷热分离...)
50+全链路伙伴: 韵达、莲子数据、网易数帆、
龙蜥、武汉大学 ... 等
需求
手段
需求
手段
需求
手段
需求
手段
需求
手段欢迎加入PolarDB开源生态 0 码力 |
7 页 |
1.45 MB
| 6 月前 3 除 TiDB Dashboard 外的其他 API 接口。 如果你希望让外部网络用户或不受信任的用户访问 TiDB Dashboard,需要采取以下的措施以避免安全漏洞的出 现: • 使用防火墙等手段将默认的 2379 端口限制在可信域内,禁止外部用户进行访问。 注意: TiDB、TiKV 等组件需要通过 PD Client 端口与 PD 组件进行通信。请勿对组件内部网络阻止访 问,这将导致集群不可用。 TiDB 节点启动后需要加载统计信息到内存中。统计信息的收集过程会消耗内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控制内存 使用量: 963 • 使用指定采样率、指定只收集特定列的统计信息、减少 ANALYZE 并发度等手段减少内存使用。 • TiDB v6.1.0 开始引入了系统变量tidb_stats_cache_mem_quota,可以对统计信息的内存使用进行限制。 • TiDB v6.1.0 开始引入了系统 当出现系统响应变慢的时候,如果已经排查了 CPU 的瓶颈、数据事务冲突的瓶颈后,就需要从 I/O 来入手来 辅助判断目前的系统瓶颈点。 10.2.6.1.1 从监控定位 I/O 问题 最快速的定位手段是从监控来查看整体的 I/O 情况,可以从集群部署工具 (TiUP) 默认会部署的监控组件 Grafana 来查看对应的 I/O 监控,跟 I/O 相关的 Dashboard 有 Overview, 0 码力 |
4987 页 |
102.91 MB
| 10 月前 3 可观察
健康检查
告警
指标
日志
追踪
问题和根因
预警
监控&稳定性
分析&追踪&排错&探索
•
从稳定性目标出发,首先需要有提示应用出问题的手段
•
当提示出现问题后,就需要有定位问题位置的手段,进
一步要有能够指出问题根因、甚至提前就预警的手段。
拓扑流量图:是不是按预期运行
分布式跟踪:哪些调用
故障或者拖慢了系统
监控与告警:
主动告诉我
问题发生了!
微服务部署后就像个黑盒子,如何发现问题并在 化处理定制化场景下的软件、运维工具或者规范等等,并需要不断的测试。
•
为了应付各类的环境的问题,势必要求交付人员的能力非常强,也是成本
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在K8s这种环境中,存在两种定制化的手段:其一是Deployment API,但是它却
把研发和运维的描述放在了一起;其二是Operator(CRD),我们不得不为不同
客户开发很多不同特质的Operator,交付成本依然很高。
定制Operator这种解决方案,看似 0 码力 |
24 页 |
5.96 MB
| 6 月前 3 应用场景,提出通过安全软件开发、数据质量提升、安全建设运维、测评监测
加固等技术手段提升人工智能产品及应用的安全性、公平性、可靠性、鲁棒性- 3 -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
的措施。
2.3 综合治理措施方面。明确技术研发机构、服务提供者、用户、政府
部门、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各方发现、防范、应对人工智能安全风险的措施
手段,推动各方协同共治。
2.4 安全开发应用指引方面。明确模型算法研发者、服务提供者、重点 模杀伤性武器制造等高危场景。
4.2.3 认知域风险应对
(a)通过技术手段判别不符合预期、不真实、不准确的输出结果,并依
法依规监管。
(b)对收集用户提问信息进行关联分析、汇聚挖掘,进而判断用户身份、
喜好以及个人思想倾向的人工智能系统,应严格防范其滥用。
(c)加强对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的检测技术研发,提升对认知战手段- 10 -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
的防范、检测、处置能力。
4 0 码力 |
20 页 |
3.79 MB
| 1 月前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