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st 程序设计语言 简体中文版 1.85.0Rust 1.85.0(2025-02-17 发布)或更高版本并在所有项目的 Cargo.toml 文件中通过 edition = "2024"将其配置为使用 Rust 2024 edition 惯用法。请查 看第一章的 “安装” 部分了解如何安装和升级 Rust。 本书的英文原版 HTML 格式可以在 https://doc.rust-lang.org/stable/book/ 在线阅读;使用 rustup Rust。我们会通过 rustup 下载 Rust,这是一个管理 Rust 版本和相关工具的命 令行工具。下载时需要联网。 注意:如果你出于某些理由倾向于不使用 rustup,请到 Rust 的其他安装方法页面 查 看其它安装选项。 接下来的步骤会安装最新的稳定版 Rust 编译器。Rust 的稳定性确保本书所有示例在最新版本 的 Rust 中能够继续编译。不同版本的输出可能略有不同,因为 Rust 经常改进错误信息和警 Cargo 只针对 src/main.rs 文件的微小修改而更新构建。依赖没有变化,所以 Cargo 知道它可以复用已经为此下载并编译的代码。 Cargo.lock 文件确保可重现构建 Cargo 有一个机制,确保无论是你还是其他人在任何时候重新构建代码,都会生成相同的构建 产物:Cargo 只会使用你指定的依赖版本,除非你明确指定其他版本。例如,如果下周 rand crate 的 0.8.6 版本出来了,该版本包含了一个重要的0 码力 | 562 页 | 3.23 MB | 26 天前3 Rust 程序设计语言 简体中文版 1.85.0Rust 1.85.0(2025-02-17 发布)或更高版本并在所有项目的 Cargo.toml 文件中通过 edition = "2024"将其配置为使用 Rust 2024 edition 惯用法。请查 看第一章的 “安装” 部分了解如何安装和升级 Rust。 本书的英文原版 HTML 格式可以在 https://doc.rust-lang.org/stable/book/ 在线阅读;使用 rustup Rust。我们会通过 rustup 下载 Rust,这是一个管理 Rust 版本和相关工具的命 令行工具。下载时需要联网。 注意:如果你出于某些理由倾向于不使用 rustup,请到 Rust 的其他安装方法页面 查 看其它安装选项。 接下来的步骤会安装最新的稳定版 Rust 编译器。Rust 的稳定性确保本书所有示例在最新版本 的 Rust 中能够继续编译。不同版本的输出可能略有不同,因为 Rust 经常改进错误信息和警 Cargo 只针对 src/main.rs 文件的微小修改而更新构建。依赖没有变化,所以 Cargo 知道它可以复用已经为此下载并编译的代码。 Cargo.lock 文件确保可重现构建 Cargo 有一个机制,确保无论是你还是其他人在任何时候重新构建代码,都会生成相同的构建 产物:Cargo 只会使用你指定的依赖版本,除非你明确指定其他版本。例如,如果下周 rand crate 的 0.8.6 版本出来了,该版本包含了一个重要的0 码力 | 562 页 | 3.23 MB | 26 天前3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 1.0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原则 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促 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有效防范化解人工智能安全风险为出发点 和落脚点,构建各方共同参与、技管结合、分工协作的治理机制,压实相关主 体安全责任,打造全过程全要素治理链条,培育安全、可靠、公平、透明的人 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生态,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切实维护国 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确保人工 术、 管理相结合的安全治理措施,防范应对不同类型安全风险。围绕人工智能研发 应用生态链,明确模型算法研发者、服务提供者、使用者等相关主体的安全责 任,有机发挥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治理机制作用。 1.4 开放合作、共治共享。在全球范围推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国际合作, 共享最佳实践,提倡建立开放性平台,通过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跨国界 的对话和合作,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 在不良内容,在模型安全防护 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有可能输出违法有害内容。 (b)混淆事实、误导用户、绕过鉴权的风险。人工智能系统及输出内容 等未经标识,导致用户难以识别交互对象及生成内容来源是否为人工智能系统, 难以鉴别生成内容的真实性,影响用户判断,导致误解。同时,人工智能生成 图片、音频、视频等高仿真内容,可能绕过现有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身份认 证机制,导致认证鉴权失效。 (c)0 码力 | 20 页 | 3.79 MB | 1 月前3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 1.0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原则 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促 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有效防范化解人工智能安全风险为出发点 和落脚点,构建各方共同参与、技管结合、分工协作的治理机制,压实相关主 体安全责任,打造全过程全要素治理链条,培育安全、可靠、公平、透明的人 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生态,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切实维护国 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确保人工 术、 管理相结合的安全治理措施,防范应对不同类型安全风险。围绕人工智能研发 应用生态链,明确模型算法研发者、服务提供者、使用者等相关主体的安全责 任,有机发挥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治理机制作用。 1.4 开放合作、共治共享。在全球范围推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国际合作, 共享最佳实践,提倡建立开放性平台,通过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跨国界 的对话和合作,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 在不良内容,在模型安全防护 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有可能输出违法有害内容。 (b)混淆事实、误导用户、绕过鉴权的风险。人工智能系统及输出内容 等未经标识,导致用户难以识别交互对象及生成内容来源是否为人工智能系统, 难以鉴别生成内容的真实性,影响用户判断,导致误解。同时,人工智能生成 图片、音频、视频等高仿真内容,可能绕过现有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身份认 证机制,导致认证鉴权失效。 (c)0 码力 | 20 页 | 3.79 MB | 1 月前3
共 2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