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ve支持S3 数据缓存方案© XXX Page 1 of 9 Curve支持S3 数据缓存方案© XXX Page 2 of 9 版本 时间 修改者 修改内容 1.0 2021/8/18 胡遥 初稿 背景 整体设计 元数据采用2层索引 对象名设计 读写缓存分离 缓存层级 对外接口 后台刷数据线程 本地磁盘缓存 关键数据结构 详细设计 Write流程 Read流程 ReleaseCache流程 建s3Request,最后生成s3RequestVer。 4.遍历s3Re 接口读取数据。 questVer中request采用异步 5.等待所有的request返回,更新读缓存,获取返回数据填充readBuf。 ReleaseCache流程 1.由于删除采用异步的方式,所以对于delete操作仅仅需要释放client的cache缓存。这里同时要保证的一点是:上层确保该文件没有被打开,才能调0 码力 | 9 页 | 179.72 KB | 6 月前3
Curve核心组件之snapshotclone转储到s3对象存储 • 异步转储快照,底层使用copy-on-write技术,读写不影响转储 • 增量转储,第一次全量转储s3之后,后续只需转储增量部分 • 高可用,快照任务中断自动拉起继续转储快照和克隆的特点 • 克隆的定义 • 克隆是指从卷复制出卷的功能,提供快速的复制卷的能力。 • 这里的克隆还包括从快照回滚的功能 • 克隆的特点 • 支持Lazy和非Lazy两种模式克隆 • 支持从快照克隆和从镜像(卷)克隆 支持从快照克隆和从镜像(卷)克隆 • 支持从快照回滚 • 高可用,克隆任务中断自动拉起继续克隆快照克隆服务器架构 • 基于brpc提供restful API的对外http接口 HttpService: • Serivce层面区分上层请求为同步接口调用,还是异步接口调用, 同步接口调用直接调用Core层接口实现功能,异步接口创建Task, 并交由TaskManager调度。 SnapshotService 读请求到来时,根据bitmap中的信息, • 对于已写过的区域,从本地chunk file读 • 对于未写过的区域,从远端源chunk file读 • 之后,将两者合并返回。 • 同时把源chunk读到的数据异步写入到本地 chunk,并标记bitmap,这个过程称之为 PasteChunk 读时复制原理:CHUNKSERVER端克隆实现-读时复制实现 • 判断是非clone chunk 或者读取的区域已经被拷贝过0 码力 | 23 页 | 1.32 MB | 6 月前3
Curve核心组件之Client - 网易数帆 逻辑chunk与物理chunk映射关系 物理chunk所属的复制组(copyset) 复制组所在的chunkserver列表 复制组的leader信息 Failover支持 MDS:只有主MDS才会监听端口 ChunkServer:通过raft维护复制组内的主-从关系CLIENT IO流程 用户下发一个写请求 off: 8M len: 16M 请求落在两个逻辑chunk上,所以 4. 将请求发往leader节点CLIENT IO线程模型 用户线程 1. 用户调用接口,发起IO请求 2. AioWrite将请求封装成io task并放入任务队列 3. 放入任务队列后,异步请求发起成功,返回用户 IO拆分线程 4. 从任务队列取出任务后进行拆分 5. 拆分过程依赖元数据,可能会通过MDSClient向 MDS获取 6. 拆分成的子请求放入队列CLIENT IO线程模型 发送写请求给Chunkserver BRPC线程 10.Chunkserver处理完成后返回RPC Response 11.用户请求的所有子请求完成后,调用 IOTracker::Done 12.调用异步请求回调,返回用户CLIENT IO请求重试 IO分发线程将拆分后的子请求通过RPC请求发往指定的Chunkserver上,RPC有可能会失败,一般情况下 处理逻辑是sleep一个较短时间后重试,但是存在两种特殊的场景:0 码力 | 27 页 | 1.57 MB | 6 月前3
TGT服务器的优化服务器的优化块设备协议 • NBD • Linux专有块设备协议 • iSCSI • 广泛支持的外部设备协议(块,磁带等)Curve云原生存储支持块设备 • 通过NBD,只支持Linux • 通过SDK API,目前只支持Linux • PFS • 扩大使用范围 • 通过iSCSI支持更多系统,例如Windows, 类UNIX系统等,使用两项基础 技术 • TCP/IP • SCSI open-iscsi • Windows iSCSI 发起者 • 服务器端 • 必须是CurveBS原生支持的平台,因为需要curve原生接口,目前是LinuxiSCSI target服务器 • LINUX LILO • 一般用于输出内核本地块设备 • TCMU • 作为LILO支持用户态的接口 • 如何评价LILO • 输出内核块设备I/O效率高 • 不利于把复杂的存储协议代码搬进内核,例如(curve 比较久的历史,原来叫STGT,后来改成TGT • 纯用户态,不与内核绑定 • 支持复杂的存储系统,例如ceph rbd, sheepdog, glfs • 纯C代码,外加一些脚本 • 完整的源代码和维护工具、手册 • 编写IO驱动比较容易,容易扩展支持新的存储系统 • 代码独立,容易编译、调试、修改,适应性强让TGT支持curve • 编写curve驱动,底层异步提交I/O,pipeline • 利用NEBD PART0 码力 | 15 页 | 637.11 KB | 6 月前3
BRPC与UCX集成指南1 用UCX实现BRPC对RDMA的支持 徐逸锋2 BRPC简介 ●BRPC是Curve的基础通讯框架 ●支持远程过程调用 –C++ –TCP传输 –bthread协程(m:n调度,减少基于内核的下文切换 ,减少cache miss) ●多协议支持 –baidu_std,http,grpc… ●protobuf3 BRPC简介 ●Client/Server架构 ●使用Protobuf定义协议文件 例子:Request输入处理19 Channel创建Socket20 Channel远程调用的发起21 UCX ●NVIDIA Mellanox 开源项目 ●支持RDMA,TCP,Shared memory等 ●能透明支持多个链路传输,例如多网卡bond ●编译成.so或lib的方式,可以集成到应用程序里 ●有完善的配置功能,ucx_info可以dump配置信息 ●有性能测试工具 ●特点是比较原始,开销小,但是没有很强的功能 ●是网络接口层,主要功能是网卡发现和远程内存传输支持,提供component查询和 memory domain的打开 ●一个component包含若干 memory domain resource,一个memory domain又可以包含若干个 transport ●当前支持的memory domain:ibverbs, tcp, shared memory0 码力 | 66 页 | 16.29 MB | 6 月前3
Open Flags 调研open接口原型 open flags flags定义 flags的含义 libfuse open open flags 在curvefs上的测试 open flags 实现方式 整体flags支持方案 具体flag的实现方案 O_TRUNC I/O模式类 O_DIRECT O_SYNC, O_DSYNC O_NONBLOCK(O_NDELAY ), FASYNC, O_TMPFILE 结论 ,此时等同于open。 open flags flags定义 flags通过宏定义实现,定义见 ,主要包括如下flag fcntl.h # 红色是不支持且会执行结果错误;橙色是暂不确定但不影响写入结果;紫色为暂时无法测试;黑色是已经支持 #define O_RDONLY 00000000 #define O_WRONLY 00000001 #define O_RDWR 00000002 #define 2.6.33版本支持了O_DSYNC flag,且值使用原O_SYNC的值,但为了兼容老版本的O_SYNC,现在O_SYNC=O_DSYNC|04000000)。 FASYNC: 异步的,启用signal-driven I/O。 : 直接I/O,执行磁盘I/O时绕过缓冲区高速缓存,从用户空间直接将数据传递到文件或磁盘设备。 O_DIRECT : 使得32位操作系统对大文件支持(_FILE_OFFSET_BITS=64)。0 码力 | 23 页 | 524.47 KB | 6 月前3
Curve设计要点• 数据节点 Chunkserver 数据存储 副本一致性 • 客户端 Client 对元数据增删改查 对数据增删改查基本架构 • 快照克隆服务器 独立于核心服务 储到支持S3接口的 对象存储,不限制数量 异步快照、增量快照 从快照/镜像克隆 ( lazy/非lazy ) 从快照回滚数据组织形式 • 底层 可用性 / 可靠性 扩展性 / 负载均衡 向上提供无差别文件流 • 4.34 7 3.7 2.423 4K随机写 4K随机读 38% 34.5% 测试环境:6台服务器*20块SATA SSD,E5-2660 v4,256G,3副本场景高可用 核心组件支持多实例部署,允许部分实例异常 MDS、Snapshotcloneserver 通过 etcd 选主,实现高可用高可用 chunkserver 使用raft,2N + 1 个副本允许 N 副本异常自治0 码力 | 35 页 | 2.03 MB | 6 月前3
CurveFS S3本地缓存盘方案当前,s3客户端在写底层存储的时候是直接写入远端对象存储,由于写远端时延相对会较高,所以为了提升性能,引入了写本地缓存盘方案。也即要写底层存储时,先把数据写到本地缓存硬盘,然后再把本地缓存 硬盘中的数据异步上传到远端对象存储。 方案设计© XXX Page 3 of 9 S3模块接收到写入后先写入写内存缓存页,如果满足持久化的条件后,那么则准备持久化。 如果未配置本地硬盘作为写缓存,那么直 入到远端对象存储;否则,则写入到本地硬盘写缓存目录中。文件写入本地硬盘写缓存目录后,从本地硬盘读目录© XXX Page 4 of 9 做一个硬链接链接到该文件。 本次io在本地硬盘写入好之后,异步上传模块会适时把本地硬盘写缓存目录中的文件上传到远端对象存储集群,上传成功后,删除本地写缓存目录中的对应文件。 同时,缓存清理模块会定时检查本地硬盘缓存目录容量情况,如果容量已经达到阈值了,则进行文件的清理工作。 存在的。 缓存盘空间管理 当缓存文件内容达到阈值时,停止向本地缓存盘写入。 同时,缓存清理模块会定时检查本地硬盘缓存目录容量情况,如果容量已经达到阈值了,则进行文件的清理工作。 本地缓存盘的异步上传 工作队列: 该队列中保存缓存盘中的待上传文件名 工作线程: 遍历工作队列(队列swap),从缓存盘目录读取到文件内容并上传到对象存储。文件上传到对象存储后,直接删除。 工作队列做好互斥管理0 码力 | 9 页 | 150.46 KB | 6 月前3
CurveFS S3数据整理(合并碎片、清理冗余)如果标记删除到实际删除之间的时间间隔非常短, 并且在标记删除前已经开始了整理任务, 可能会出现边删除边整理的状态(出现概率较小) 可以在实际删除前检查当前整理的inode列表, 如果在列表里就暂时跳过(同步删除)/重新丢进删除队列(异步删除) 或者就不管, 处理一下报错, 让后续的应该会开发的数据清理工具来删除, 因为出现这个冲突的概率比较小 truncate: 只进行元数据里len的改变, 触发一下compact就行, shrink的部分compact会进行处理0 码力 | 3 页 | 101.58 KB | 6 月前3
Curve 分布式存储设计低成本大容量需求的业务 4. 中间件冷热数据自动分离 5. S3和POSIX统一访问需求 主要挑战和支持场景Curve Roadmap 1. 架构 1. 文件存储支持分布式缓存、完善冷热数据分层存储能力 2. 完善混合云、公有云上部署架构 3. 完善高性能3副本存储引擎,支持混合盘 4. 文件存储支持数据存储到HDFS、rados等引擎 2. 性能 1. 完善RDMA/SPDK方案,发布稳定版本 大文件读写性能优化,RAFT优化,降低写放大 3. 功能 1. 文件存储支持回收站/生命周期管理/配额/用户权限等 2. 支持NFS、CIFS/SMB、HDFS等协议 3. 块存储支持按存储池创建卷Curve 社区介绍 1. Curve的成长离不开社区贡献者的支持和参与。非常欢迎广大 社区用户为Curve贡献代码、文档,提交issue和改进网站。我 们愿意为您提供必要的支持 2. 社区成员组成: 网易杭研、网易云0 码力 | 20 页 | 4.13 MB | 6 月前3
共 24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