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ita 5.2 中文手册显得偏粉、偏紫。这张图中的绿色更好看,这是因为天蓝是一种比较浅的蓝色,与明黄可以混 合出明亮的绿色。 第三个孩子用的颜料是朱红、明黄、翠绿和天蓝。这张画中的绿色不是用两种颜色调配出来 的,所以看上去鲜艳明亮。 第四个孩子用的颜料是朱红、明黄和天蓝。最终画出来的几种颜色还算正常。 在这个例子里,4 个孩子试图使用不同的颜料来呈现同样的颜色,结果颜色发生了偏差。不过 这只是孩子涂鸦而已,少许偏差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想象一下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一家印刷 是笔尖形状。上排第一个是分散+图像笔尖,第二个是分散+大小映射到随机度+其他, 第三个是旋转映射到随机度 (涂抹模式),第四个是旋转映射到随机度 (钝化模式)。下排 第一个是旋转映射到随机度+分散 (涂抹模式),第二个是旋转映射到随机度+分散 (钝化 模式),第三个是图像笔尖的涂抹模式,第四个是图像笔尖的钝化模式: 总而言之,你可以先画出要混合的颜色,然后在它们之间绘制带有肌理的颜色过渡。 上色 本范例中的 面的“抗锯齿线条”。 基点 X 和基点 Y:画面中排线的位置是固定的,你可以通过修改基点数值 来移动排线的位置。在下图的例子中,第一排是角度的变化效果;第二排 是分离度的变化效果;第三排是粗细的变化效果;第四排右为蓝色排线基 点为 (0, 0)、红色排线基点为 (2, 2)、绿色排线基点为 (-2, -2);最下面一排 是分离度动态的 2 到 7 档细分区间的效果,输入细分区间为 7,分离度 30 px,分离度动态映射到距离0 码力 | 1594 页 | 79.20 MB | 1 年前3
Krita 5.2 官方文档中文版 2023-12-08A显得偏粉、偏紫。这张图中的绿色更好看,这是因为天蓝是一种比较浅的蓝色,与明黄可以混 合出明亮的绿色。 第三个孩子用的颜料是朱红、明黄、翠绿和天蓝。这张画中的绿色不是用两种颜色调配出来 的,所以看上去鲜艳明亮。 第四个孩子用的颜料是朱红、明黄和天蓝。最终画出来的几种颜色还算正常。 在这个例子里,4 个孩子试图使用不同的颜料来呈现同样的颜色,结果颜色发生了偏差。不过 这只是孩子涂鸦而已,少许偏差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想象一下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一家印刷 面的例子中,黑色的是笔尖形状。上排第一个是分散+图像笔尖, 第二个是分散+大小映射到随机度+其他,第三个是旋转映射到随机 度 (涂抹模式),第四个是旋转映射到随机度 (钝化模式)。下排第一 个是旋转映射到随机度+分散 (涂抹模式),第二个是旋转映射到随 机度+分散 (钝化模式),第三个是图像笔尖的涂抹模式,第四个是 图像笔尖的钝化模式: 总而言之,你可以先画出要混合的颜色,然后在它们之间绘制带有 肌理的颜色过渡。 上色 “排线处理”页面的“抗锯齿线条”。 基点 X 和基点 Y:画面中排线的位置是固定的,你可以通过修 改基点数值来移动排线的位置。在下图的例子中,第一排是角 度的变化效果;第二排是分离度的变化效果;第三排是粗细的 变化效果;第四排右为蓝色排线基点为 (0, 0)、红色排线基点 为 (2, 2)、绿色排线基点为 (-2, -2);最下面一排是分离度动态 的 2 到 7 档细分区间的效果,输入细分区间为 7,分离度 30 px,分离度动态映射到距离0 码力 | 1685 页 | 91.87 MB | 1 年前3
Krita 5.2 官方文档中文版 2023-12-08A显得偏粉、偏紫。这张图中的绿色更好看,这是因为天蓝是一种比较浅的蓝色,与明黄可以混 合出明亮的绿色。 第三个孩子用的颜料是朱红、明黄、翠绿和天蓝。这张画中的绿色不是用两种颜色调配出来 的,所以看上去鲜艳明亮。 第四个孩子用的颜料是朱红、明黄和天蓝。最终画出来的几种颜色还算正常。 在这个例子里,4 个孩子试图使用不同的颜料来呈现同样的颜色,结果颜色发生了偏差。不过 这只是孩子涂鸦而已,少许偏差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想象一下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一家印刷 中,黑色的是笔尖形状。上排第一个是分散+图像笔尖,第二个是分散+大小映 射到随机度+其他,第三个是旋转映射到随机度 (涂抹模式),第四个是旋转映 射到随机度 (钝化模式)。下排第一个是旋转映射到随机度+分散 (涂抹模式), 第二个是旋转映射到随机度+分散 (钝化模式),第三个是图像笔尖的涂抹模 式,第四个是图像笔尖的钝化模式: 总而言之,你可以先画出要混合的颜色,然后在它们之间绘制带有肌理的颜色 过渡。 上色 面的“抗锯齿线条”。 基点 X 和基点 Y:画面中排线的位置是固定的,你可以通过修改基点数 值来移动排线的位置。在下图的例子中,第一排是角度的变化效果;第二 排是分离度的变化效果;第三排是粗细的变化效果;第四排右为蓝色排线 基点为 (0, 0)、红色排线基点为 (2, 2)、绿色排线基点为 (-2, -2);最下面一 排是分离度动态的 2 到 7 档细分区间的效果,输入细分区间为 7,分离度 30 px,分离度动态映射到距离0 码力 | 1562 页 | 79.19 MB | 1 年前3
Krita 5.1 官方文档中文版 2023-05-26A显得偏粉、偏紫。这张图中的绿色更好看,这是因为天蓝是一种比较浅的蓝色,与明黄可以混 合出明亮的绿色。 第三个孩子用的颜料是朱红、明黄、翠绿和天蓝。这张画中的绿色不是用两种颜色调配出来 的,所以看上去鲜艳明亮。 第四个孩子用的颜料是朱红、明黄和天蓝。最终画出来的几种颜色还算正常。 在这个例子里,4 个孩子试图使用不同的颜料来呈现同样的颜色,结果颜色发生了偏差。不过 这只是孩子涂鸦而已,少许偏差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想象一下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一家印刷 中,黑色的是笔尖形状。上排第一个是分散+图像笔尖,第二个是分散+大小映 射到随机度+其他,第三个是旋转映射到随机度 (涂抹模式),第四个是旋转映 射到随机度 (钝化模式)。下排第一个是旋转映射到随机度+分散 (涂抹模式), 第二个是旋转映射到随机度+分散 (钝化模式),第三个是图像笔尖的涂抹模 式,第四个是图像笔尖的钝化模式: 总而言之,你可以先画出要混合的颜色,然后在它们之间绘制带有肌理的颜色 过渡。 上色 面的“抗锯齿线条”。 基点 X 和基点 Y:画面中排线的位置是固定的,你可以通过修改基点数 值来移动排线的位置。在下图的例子中,第一排是角度的变化效果;第二 排是分离度的变化效果;第三排是粗细的变化效果;第四排右为蓝色排线 基点为 (0, 0)、红色排线基点为 (2, 2)、绿色排线基点为 (-2, -2);最下面一 排是分离度动态的 2 到 7 档细分区间的效果,输入细分区间为 7,分离度 30 px,分离度动态映射到距离0 码力 | 1547 页 | 78.22 MB | 1 年前3
Krita 4.x 官方文档中文版 2021-08-06A红会显得偏粉、偏紫。这张图中的绿⾊更好看,这是因为天蓝是⼀种⽐较浅的蓝⾊,与明 ⻩可以混合出明亮的绿⾊。 第三个孩⼦⽤的颜料是朱红、明⻩、翠绿和天蓝。这张画中的绿⾊不是⽤两种颜⾊调配出 来的,所以看上去鲜艳明亮。 第四个孩⼦⽤的颜料是朱红、明⻩和天蓝。最终画出来的⼏种颜⾊还算正常。 在这个例⼦⾥,4 个孩⼦试图使⽤不同的颜料来呈现同样的颜⾊,结果颜⾊发⽣了偏差。 不过这只是孩⼦涂鸦⽽已,少许偏差没什么⼤不了的。但想象⼀下如果这样的事情发⽣在 例⼦中,⿊⾊的是笔尖形状。上排第⼀个是分散+预制形状笔尖, 第⼆个是分散+⼤⼩映射到随机度+其他,第三个是旋转映射到随机 度 (涂抹模式),第四个是旋转映射到随机度 (钝化模式)。下排第⼀ 个是旋转映射到随机度+分散 (涂抹模式),第⼆个是旋转映射到随 机度+分散 (钝化模式),第三个是预制形状笔尖的涂抹模式,第四 个是预制形状笔尖的钝化模式: 总的来说,你可以先画出要混合的颜⾊,然后在它们上⾯添加带有 肌理的过渡效果。 “排线处理”⻚⾯的“抗锯⻮线条”。 基点 X 和基点 Y:画⾯中排线的位置是固定的,你可以通过修 改基点数值来移动排线的位置。在下图的例⼦中,第⼀排是⻆ 度的变化效果;第⼆排是分离度的变化效果;第三排是粗细的 变化效果;第四排右为蓝⾊排线基点为 (0, 0)、红⾊排线基点 为 (2, 2)、绿⾊排线基点为 (-2, -2);最下⾯⼀排是分离度动态 的 2 到 7 档细分区间的效果,输⼊细分区间为 7,分离度 30 px,分离度动态映射到距离0 码力 | 1594 页 | 110.95 MB | 1 年前3
Krita 4.x 官方文档中文版 2021-08-06A红会显得偏粉、偏紫。这张图中的绿色更好看,这是因为天蓝是一种比较浅的蓝色,与明 黄可以混合出明亮的绿色。 第三个孩子用的颜料是朱红、明黄、翠绿和天蓝。这张画中的绿色不是用两种颜色调配出 来的,所以看上去鲜艳明亮。 第四个孩子用的颜料是朱红、明黄和天蓝。最终画出来的几种颜色还算正常。 在这个例子里,4 个孩子试图使用不同的颜料来呈现同样的颜色,结果颜色发生了偏差。 不过这只是孩子涂鸦而已,少许偏差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想象一下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 色的是笔尖形状。上排第一个是分散+预制形状笔尖,第二个是分散+大小映射 到随机度+其他,第三个是旋转映射到随机度 (涂抹模式),第四个是旋转映射 到随机度 (钝化模式)。下排第一个是旋转映射到随机度+分散 (涂抹模式),第 二个是旋转映射到随机度+分散 (钝化模式),第三个是预制形状笔尖的涂抹模 式,第四个是预制形状笔尖的钝化模式: 总的来说,你可以先画出要混合的颜色,然后在它们上面添加带有肌理的过渡 效果。 使用范例:上色 面的“抗锯齿线条”。 基点 X 和基点 Y:画面中排线的位置是固定的,你可以通过修改基点数 值来移动排线的位置。在下图的例子中,第一排是角度的变化效果;第二 排是分离度的变化效果;第三排是粗细的变化效果;第四排右为蓝色排线 基点为 (0, 0)、红色排线基点为 (2, 2)、绿色排线基点为 (-2, -2);最下面一 排是分离度动态的 2 到 7 档细分区间的效果,输入细分区间为 7,分离度 30 px,分离度动态映射到距离0 码力 | 1373 页 | 74.74 MB | 1 年前3
共 6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