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统一的云原生应用 可观测性数据平台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构建统一的云原生应用 可观测性数据平台 DeepFlow在混合云中的实践总结 向阳@云杉网络 2022-04-09 1. 可观测性数据平台的挑战 2. 解决数据孤岛:AutoTagging 3. 降低资源开销:MultistageCodec 4. 统一数据平台的落地思路及案例 构建统一的云原生应用可观测性数据平台 看云网更清晰 Simplify 资源消耗 telegraf 1. 可观测性数据平台的挑战 2. 解决数据孤岛:AutoTagging 3. 降低资源开销:MultistageCodec 4. 统一数据平台的落地思路及案例 构建统一的云原生应用可观测性数据平台 看云网更清晰 Simplify the growing complexity. OpenTelemetry的方法 统一的上下文 以追踪为核心 看云网更清晰 scope」的Metrics 例如:响应Request A的实例在一段时间内做了多少次GC? ① 看云网更清晰 Simplify the growing complexity. 数据打通并不简单 ② 应用、系统、网络的Metrics之间 例如:某个Service的Pod的QPS、IOPS、BPS分别是多少? 例如:Pod所在的KVM宿主机的CPU、内存指标? ② 看云网更清晰 Simplify the0 码力 | 35 页 | 6.75 MB | 1 年前3 构建统一的云原生应用 可观测性数据平台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构建统一的云原生应用 可观测性数据平台 DeepFlow在混合云中的实践总结 向阳@云杉网络 2022-04-09 1. 可观测性数据平台的挑战 2. 解决数据孤岛:AutoTagging 3. 降低资源开销:MultistageCodec 4. 统一数据平台的落地思路及案例 构建统一的云原生应用可观测性数据平台 看云网更清晰 Simplify 资源消耗 telegraf 1. 可观测性数据平台的挑战 2. 解决数据孤岛:AutoTagging 3. 降低资源开销:MultistageCodec 4. 统一数据平台的落地思路及案例 构建统一的云原生应用可观测性数据平台 看云网更清晰 Simplify the growing complexity. OpenTelemetry的方法 统一的上下文 以追踪为核心 看云网更清晰 scope」的Metrics 例如:响应Request A的实例在一段时间内做了多少次GC? ① 看云网更清晰 Simplify the growing complexity. 数据打通并不简单 ② 应用、系统、网络的Metrics之间 例如:某个Service的Pod的QPS、IOPS、BPS分别是多少? 例如:Pod所在的KVM宿主机的CPU、内存指标? ② 看云网更清晰 Simplify the0 码力 | 35 页 | 6.75 MB | 1 年前3
 使用Chaos Mesh来保障云原生系统的健壮性-周强云原生社区Meetup 第三期·杭州站 使用 Chaos Mesh 来保障云原生系统的健壮性 演讲人:周强 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zhouqiang-cl PingCAP 工程效率负责人,ChaosMesh 负责人 云原生社区Meetup 第三期·杭州站 The incident in the production environment0 码力 | 28 页 | 986.42 KB | 6 月前3 使用Chaos Mesh来保障云原生系统的健壮性-周强云原生社区Meetup 第三期·杭州站 使用 Chaos Mesh 来保障云原生系统的健壮性 演讲人:周强 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zhouqiang-cl PingCAP 工程效率负责人,ChaosMesh 负责人 云原生社区Meetup 第三期·杭州站 The incident in the production environment0 码力 | 28 页 | 986.42 KB | 6 月前3
 云原生安全威胁分析与能力建设白皮书(来源:中国联通研究院)究,致力于推动云原生在通信行业落地实践,全面落实好“大安全”主责主业, 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队、主力军、排头兵”的责任担当。2022 年,我们在“联 通合作伙伴大会”发布了《中国联通云原生安全实践白皮书》,该书系统阐述了 云计算所面临的新型安全问题,介绍了云原生安全防护体系,并给出了云原生安 全防护体系建设实践。 过去一年来,我们持续深耕云原生安全领域,联合多家单位共同编写了《云 原生安全威胁分析与能 实践路径,帮助企业构建 弹性可靠、松耦合、易管理可观测的应用系统,提升交付效率,降低运维复杂度, 代表技术包括不可变基础设施、服务网格、声明式 API 及 Serverless 等。云 原生技术架构的典型特征包括:极致的弹性能力,不同于虚拟机分钟级的弹性响 应,以容器技术为基础的云原生技术架构可实现秒级甚至毫秒级的弹性响应;服 务自治故障自愈能力,基于云原生技术栈构建的平台具有高度自动化的分发调度 调谐机制,可实现应用故障的自动摘除与重构,具有极强的自愈能力及随意处置 性;大规模可复制能力,可实现跨区域、跨平台甚至跨服务的规模化复制部署。 由此可见,云原生作为一种新兴的安全理念,是一种构建和运行应用程序的 技术体系和方法论,以 DevOps、持续交付、微服务和容器技术为代表,符合云 原生架构的应用程序应该:采用开源堆栈(k8s+Docker)进行容器化,基于微 服务架构提高灵活0 码力 | 72 页 | 2.44 MB | 1 年前3 云原生安全威胁分析与能力建设白皮书(来源:中国联通研究院)究,致力于推动云原生在通信行业落地实践,全面落实好“大安全”主责主业, 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队、主力军、排头兵”的责任担当。2022 年,我们在“联 通合作伙伴大会”发布了《中国联通云原生安全实践白皮书》,该书系统阐述了 云计算所面临的新型安全问题,介绍了云原生安全防护体系,并给出了云原生安 全防护体系建设实践。 过去一年来,我们持续深耕云原生安全领域,联合多家单位共同编写了《云 原生安全威胁分析与能 实践路径,帮助企业构建 弹性可靠、松耦合、易管理可观测的应用系统,提升交付效率,降低运维复杂度, 代表技术包括不可变基础设施、服务网格、声明式 API 及 Serverless 等。云 原生技术架构的典型特征包括:极致的弹性能力,不同于虚拟机分钟级的弹性响 应,以容器技术为基础的云原生技术架构可实现秒级甚至毫秒级的弹性响应;服 务自治故障自愈能力,基于云原生技术栈构建的平台具有高度自动化的分发调度 调谐机制,可实现应用故障的自动摘除与重构,具有极强的自愈能力及随意处置 性;大规模可复制能力,可实现跨区域、跨平台甚至跨服务的规模化复制部署。 由此可见,云原生作为一种新兴的安全理念,是一种构建和运行应用程序的 技术体系和方法论,以 DevOps、持续交付、微服务和容器技术为代表,符合云 原生架构的应用程序应该:采用开源堆栈(k8s+Docker)进行容器化,基于微 服务架构提高灵活0 码力 | 72 页 | 2.44 MB | 1 年前3
 中国移动磐舟DevSecOps平台云原生安全实践数智化化转型、实现业务价值。 • 端到端自动化交付流水线 • 开发过程自主可控 • 一键发布上磐基,实现“乘舟上云,稳如磐基” • 沉淀IT软件资产,核心代码掌控 • 提升开发交付效率 一键 上磐基 构建 打包 容器 化镜 像 自动化 部署 研发安 全扫描 需求 设计 敏捷 开发交付协同 云原生DevSecOps 安全工具链 国产化 双平面调度 敏捷开 发过程 统一代 码仓库 云原生虚拟化开发集群 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开发集群,分钟级交 付,突破有限资源开发集群供给。 原生使用模式,开发组件一键部署 云原生CI持续集成 使用Dockerfile进行云原生方式的CI构建, 拓展形成ARM、x86双架构流水线,底层 安全漏洞统一修复 全面云原生安全 支持代码安全扫描、镜像安全扫描、开源 协议扫描、依赖漏洞扫描。并可给出修复 建议。支持开源风险持续治理。 资产 10.43亿 平台管理的业务或应用代码行数 215.87万 平台进行代码质量扫描、代码安全扫描、镜像安全扫描、整体安全扫描量 183.81万 提交代码、构建、部署总次数,其中x86构建16.42万次,arm构建1.59万次 企业级超大规模实践—推动中移数字化转型 中国移动集团范围内推广使用磐舟,截止2022年10月30日,平台已入驻项目356个。其中IT公司208个,涉及0 码力 | 22 页 | 5.47 MB | 1 年前3 中国移动磐舟DevSecOps平台云原生安全实践数智化化转型、实现业务价值。 • 端到端自动化交付流水线 • 开发过程自主可控 • 一键发布上磐基,实现“乘舟上云,稳如磐基” • 沉淀IT软件资产,核心代码掌控 • 提升开发交付效率 一键 上磐基 构建 打包 容器 化镜 像 自动化 部署 研发安 全扫描 需求 设计 敏捷 开发交付协同 云原生DevSecOps 安全工具链 国产化 双平面调度 敏捷开 发过程 统一代 码仓库 云原生虚拟化开发集群 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开发集群,分钟级交 付,突破有限资源开发集群供给。 原生使用模式,开发组件一键部署 云原生CI持续集成 使用Dockerfile进行云原生方式的CI构建, 拓展形成ARM、x86双架构流水线,底层 安全漏洞统一修复 全面云原生安全 支持代码安全扫描、镜像安全扫描、开源 协议扫描、依赖漏洞扫描。并可给出修复 建议。支持开源风险持续治理。 资产 10.43亿 平台管理的业务或应用代码行数 215.87万 平台进行代码质量扫描、代码安全扫描、镜像安全扫描、整体安全扫描量 183.81万 提交代码、构建、部署总次数,其中x86构建16.42万次,arm构建1.59万次 企业级超大规模实践—推动中移数字化转型 中国移动集团范围内推广使用磐舟,截止2022年10月30日,平台已入驻项目356个。其中IT公司208个,涉及0 码力 | 22 页 | 5.47 MB | 1 年前3
 24-云原生中间件之道-高磊隐私计算等技术在构筑数字大楼的同时,不仅带来了全新的安全场景,也成为网络安全攻防 当中的利器;2020年井喷的远程办公,拷问传统安全边界防线,让“零信任”这一有着十年历史的理念再次受到关注,成为企业构建后疫情时代安全体系 的基石;云上原生的安全能力让成本、效率、安全可以兼得,上云正在成为企业解决数字化转型后顾之忧的最优解…… 安全是为了预防资产损失,所以当安全投入 的成本大于能够避免的资产损失价值时,变 和降低成本 默认安全策略,可以天然的规避大部分 安全问题,使得人员配置和沟通工作大 量减少,提高了整体效率! 安全右移是为了恰到好处的安全,一些非严 重安全问题,没有必要堵塞主研发流程,可 以交于线上安全防御系统。提高了整体实施 效率! 安全编排自动化和响应作为连接各个环 节的桥梁,安全管理人员或者部分由 AIOps组件可以从全局视角观察,动态 调整策略,解决新问题并及时隔离或者 解决! DevSecOps 术手段 可以自动化的对非预计风险进行识别和风险隔离 对系统性能有一定影响 可信计算 核心目标是保证系统和应用的完整性,从而保证系统按照设计预期所规 定的安全状态。尤其是像边缘计算BOX这种安全防护,根据唯一Hash值验 证,可以实现极为简单的边云接入操作,运行态并不会影响性能。 可信根一般是一个硬件,比如CPU或者TPM,将从 它开始构建系统所有组件启动的可信启动链,比 如UEFI、loader、OS、应用等,可以确保在被入侵0 码力 | 22 页 | 4.39 MB | 6 月前3 24-云原生中间件之道-高磊隐私计算等技术在构筑数字大楼的同时,不仅带来了全新的安全场景,也成为网络安全攻防 当中的利器;2020年井喷的远程办公,拷问传统安全边界防线,让“零信任”这一有着十年历史的理念再次受到关注,成为企业构建后疫情时代安全体系 的基石;云上原生的安全能力让成本、效率、安全可以兼得,上云正在成为企业解决数字化转型后顾之忧的最优解…… 安全是为了预防资产损失,所以当安全投入 的成本大于能够避免的资产损失价值时,变 和降低成本 默认安全策略,可以天然的规避大部分 安全问题,使得人员配置和沟通工作大 量减少,提高了整体效率! 安全右移是为了恰到好处的安全,一些非严 重安全问题,没有必要堵塞主研发流程,可 以交于线上安全防御系统。提高了整体实施 效率! 安全编排自动化和响应作为连接各个环 节的桥梁,安全管理人员或者部分由 AIOps组件可以从全局视角观察,动态 调整策略,解决新问题并及时隔离或者 解决! DevSecOps 术手段 可以自动化的对非预计风险进行识别和风险隔离 对系统性能有一定影响 可信计算 核心目标是保证系统和应用的完整性,从而保证系统按照设计预期所规 定的安全状态。尤其是像边缘计算BOX这种安全防护,根据唯一Hash值验 证,可以实现极为简单的边云接入操作,运行态并不会影响性能。 可信根一般是一个硬件,比如CPU或者TPM,将从 它开始构建系统所有组件启动的可信启动链,比 如UEFI、loader、OS、应用等,可以确保在被入侵0 码力 | 22 页 | 4.39 MB | 6 月前3
 09-harbor助你玩转云原生-邹佳制品的高效分发(复制、缓存与P2P集成) - 制品的安全分发(签名、漏洞扫描与安全策略) - 资源清理与垃圾回收 - 构建高可用(HA)制品仓库服务 - Harbor集成与扩展 - 路线图 - 参与贡献Harbor社区 云原生与制品管理 [1] 云原生(cloud-native)技术使组织能够在现代化和动态的环境下(如公有云、私有云 和混合云)构建和运行可扩展的应用程序。云原生典型技术包括容器、服务网络、 微服务、不可变基础设施和声明性API等。 Webhooks 项目配置 项目1 项目标签管理 项目扫描器设置 项目级日志 系统设置(鉴权模式等) 内容复制 垃圾回收(GC) 配额管理 扫描管理 用户管理 系统标签管理 P2P预热管理 Harbor 系统 系统级日志 搭建Harbor仓库服务 离线安装包 • 通过Docker-compose编 排运行 • 所需镜像皆打包在离线 pull/push ... Project operation & management Settings 提供以项目为单位的逻辑隔离,存储共享 不同角色具有不同的访问权限,可以与其它用户系统集成 配额管理 制品的高效分发-复制 [1] 基于策略的内容复制机制:支持多种过滤器(镜像库、tag和标签)与多种触 发模式(手动,基于时间以及定时)且实现对推送和拉取模式的支持 初始全量复制0 码力 | 32 页 | 17.15 MB | 6 月前3 09-harbor助你玩转云原生-邹佳制品的高效分发(复制、缓存与P2P集成) - 制品的安全分发(签名、漏洞扫描与安全策略) - 资源清理与垃圾回收 - 构建高可用(HA)制品仓库服务 - Harbor集成与扩展 - 路线图 - 参与贡献Harbor社区 云原生与制品管理 [1] 云原生(cloud-native)技术使组织能够在现代化和动态的环境下(如公有云、私有云 和混合云)构建和运行可扩展的应用程序。云原生典型技术包括容器、服务网络、 微服务、不可变基础设施和声明性API等。 Webhooks 项目配置 项目1 项目标签管理 项目扫描器设置 项目级日志 系统设置(鉴权模式等) 内容复制 垃圾回收(GC) 配额管理 扫描管理 用户管理 系统标签管理 P2P预热管理 Harbor 系统 系统级日志 搭建Harbor仓库服务 离线安装包 • 通过Docker-compose编 排运行 • 所需镜像皆打包在离线 pull/push ... Project operation & management Settings 提供以项目为单位的逻辑隔离,存储共享 不同角色具有不同的访问权限,可以与其它用户系统集成 配额管理 制品的高效分发-复制 [1] 基于策略的内容复制机制:支持多种过滤器(镜像库、tag和标签)与多种触 发模式(手动,基于时间以及定时)且实现对推送和拉取模式的支持 初始全量复制0 码力 | 32 页 | 17.15 MB | 6 月前3
 23-云原生观察性、自动化交付和 IaC 等之道-高磊从稳定性目标出发,首先需要有提示应用出问题的手段 • 当提示出现问题后,就需要有定位问题位置的手段,进 一步要有能够指出问题根因、甚至提前就预警的手段。 拓扑流量图:是不是按预期运行 分布式跟踪:哪些调用 故障或者拖慢了系统 监控与告警: 主动告诉我 问题发生了! 微服务部署后就像个黑盒子,如何发现问题并在 远端运维是主要的课题,那么就需要从宏观告知 研发人员,并且提供日志、跟踪、问题根因分析 等工具进一步从微观帮助研发人员定位和解决问 硬件环境 遗留系统 安装配置点 安装配置点 安装配置点 集成点 集成点 集成点 1. 交付人员学习手册文档,需要在客户 环境做“安装配置”和“与遗留系统集成” 两方面工作。 2. 安装配置:在硬件上安装软件,不乏 针对硬件特性的适配、还需要安装OS 等,最后还要在OS上安装应用,并且 还要保证应用软件依赖拓扑结构不会 出错。 3. 集成点:包括新环境的硬件、软件和 应用与遗留系统的集成,比如,监控、 应用与遗留系统的集成,比如,监控、 服务注册中心、文件传输、消息集成、 ITSM等系统的部署集成。 4. 由于上层所依赖的底层环境在不同交 付环境中是不同的,而传统交付方式 缺乏脚本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这些 差异,此外由于事后更新OS、三方库 或者系统,这些变更又缺乏校验关系, 升级时很难给予企业信心,这种交付 方式很难被自动化。 标准化能力-微服务PAAS-OAM-万花筒PAAS-1-引子 客户环境交付 制品0 码力 | 24 页 | 5.96 MB | 6 月前3 23-云原生观察性、自动化交付和 IaC 等之道-高磊从稳定性目标出发,首先需要有提示应用出问题的手段 • 当提示出现问题后,就需要有定位问题位置的手段,进 一步要有能够指出问题根因、甚至提前就预警的手段。 拓扑流量图:是不是按预期运行 分布式跟踪:哪些调用 故障或者拖慢了系统 监控与告警: 主动告诉我 问题发生了! 微服务部署后就像个黑盒子,如何发现问题并在 远端运维是主要的课题,那么就需要从宏观告知 研发人员,并且提供日志、跟踪、问题根因分析 等工具进一步从微观帮助研发人员定位和解决问 硬件环境 遗留系统 安装配置点 安装配置点 安装配置点 集成点 集成点 集成点 1. 交付人员学习手册文档,需要在客户 环境做“安装配置”和“与遗留系统集成” 两方面工作。 2. 安装配置:在硬件上安装软件,不乏 针对硬件特性的适配、还需要安装OS 等,最后还要在OS上安装应用,并且 还要保证应用软件依赖拓扑结构不会 出错。 3. 集成点:包括新环境的硬件、软件和 应用与遗留系统的集成,比如,监控、 应用与遗留系统的集成,比如,监控、 服务注册中心、文件传输、消息集成、 ITSM等系统的部署集成。 4. 由于上层所依赖的底层环境在不同交 付环境中是不同的,而传统交付方式 缺乏脚本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这些 差异,此外由于事后更新OS、三方库 或者系统,这些变更又缺乏校验关系, 升级时很难给予企业信心,这种交付 方式很难被自动化。 标准化能力-微服务PAAS-OAM-万花筒PAAS-1-引子 客户环境交付 制品0 码力 | 24 页 | 5.96 MB | 6 月前3
 16-Nocalhost重新定义云原生开发环境-王炜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技术部⻔的组织架构在横向及纵向不断扩⼤和调整,与此同时,企业的⽣产资料:应 ⽤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庞⼤。为了让应⽤系统适配企业组织架构的调整,梳理组织架构对于应⽤权责的边 界,⼤部分组织会选择使⽤“微服务”架构来对应⽤系统进⾏横向拆分,使得应⽤系统的维护边界适配组织架 构的权责边界。 ⼀般来说,越庞⼤的组织架构,应⽤系统会被拆分地越来越细,“微服务”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在“微服 务”的拆分的实践 等即可快速启动微服务应⽤。 但对于开发⼈员来说,原来单体应⽤的开发体验变得不复存在,由于应⽤很难在 Docker 容器之外运⾏,所以 每次代码修改,都需要经历以下步骤: 执⾏ docker build 构建镜像 执⾏ docker tag 对镜像进⾏标记 执⾏ docker push 推送镜像到仓库 修改 Kubernetes ⼯作负载的镜像版本 等待镜像拉取结束 等待 Pod 重建 查看修改后的代码效果 ”进⼊开发模式 Nocalhost - 重新定义云原⽣开发环境.md 2021/1/20 4 / 7 P. 克隆业务代码或选择本地代码⽬录打开 Q. 进⼊开发模式,本地修改代码并保存,⽆需重新构建镜像,远端开发环境实时⽣效,⽀持远程调试 Nocalhost - 重新定义云原⽣开发环境.md 2021/1/20 5 / 7 快速体验 想要快速体验 Nocalhost ,有以下⼏点前置条件:0 码力 | 7 页 | 7.20 MB | 6 月前3 16-Nocalhost重新定义云原生开发环境-王炜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技术部⻔的组织架构在横向及纵向不断扩⼤和调整,与此同时,企业的⽣产资料:应 ⽤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庞⼤。为了让应⽤系统适配企业组织架构的调整,梳理组织架构对于应⽤权责的边 界,⼤部分组织会选择使⽤“微服务”架构来对应⽤系统进⾏横向拆分,使得应⽤系统的维护边界适配组织架 构的权责边界。 ⼀般来说,越庞⼤的组织架构,应⽤系统会被拆分地越来越细,“微服务”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在“微服 务”的拆分的实践 等即可快速启动微服务应⽤。 但对于开发⼈员来说,原来单体应⽤的开发体验变得不复存在,由于应⽤很难在 Docker 容器之外运⾏,所以 每次代码修改,都需要经历以下步骤: 执⾏ docker build 构建镜像 执⾏ docker tag 对镜像进⾏标记 执⾏ docker push 推送镜像到仓库 修改 Kubernetes ⼯作负载的镜像版本 等待镜像拉取结束 等待 Pod 重建 查看修改后的代码效果 ”进⼊开发模式 Nocalhost - 重新定义云原⽣开发环境.md 2021/1/20 4 / 7 P. 克隆业务代码或选择本地代码⽬录打开 Q. 进⼊开发模式,本地修改代码并保存,⽆需重新构建镜像,远端开发环境实时⽣效,⽀持远程调试 Nocalhost - 重新定义云原⽣开发环境.md 2021/1/20 5 / 7 快速体验 想要快速体验 Nocalhost ,有以下⼏点前置条件:0 码力 | 7 页 | 7.20 MB | 6 月前3
 27-云原生赋能 AIoT 和边缘计算、云形态以及成熟度模型之道-高磊高级能力-自动化-AIoT以及赋能业务-边缘计算(Edge Cloud )-1 远端控制 云端分析系统 设备端 自动化解决用户使用体验问题,计算量属于窄带范畴, 所以计算算力重点在于云端,云端计算体系架构成熟, 成本较低,在业务上本地的设备根据模式信号反馈一些 动作,比如下雨关窗帘,是自动化范畴,上传云端的数 据都是属性数据,比如谁什么时候干了什么,后续云端 根据个人喜好数据为用户提供比如按照个人喜好调节温 根据个人喜好数据为用户提供比如按照个人喜好调节温 度、或者提送广告内容等 自动化特征 智能家居 智能办公室 智能信号灯... 远端控制 云端分析系统 设备端 (现场)边缘计算BOX 业务场景复杂,对算力、通信要求很高,计算放置于 云端时效性差,另外无法现场就对业务进行处理,比 如计算路口交通事故预警,给予司机及时提示等,所 以将算力卸载在距离业务现场、设备最近的地方,就 是边缘计算的场景,它的价值空间远超AIoT,可以更 更普遍的为客户场景 赋能。 • 一切围绕如何将算力 输送到业务场景为中 心思想,构建技术体 系。 高级能力-业务双引擎循环驱动-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 互联网业务、万物互联业务等等造就了海量数据,而海量数据应该也必须能够提炼出价值为业务反向赋能,形成正向业务价值循环 云原生平台(PaaS+Caas+IaaS) 业务系统连接一组人,或者说企业业务实际能力提供者,通过双中台可 以将最上层业务产品0 码力 | 20 页 | 5.17 MB | 6 月前3 27-云原生赋能 AIoT 和边缘计算、云形态以及成熟度模型之道-高磊高级能力-自动化-AIoT以及赋能业务-边缘计算(Edge Cloud )-1 远端控制 云端分析系统 设备端 自动化解决用户使用体验问题,计算量属于窄带范畴, 所以计算算力重点在于云端,云端计算体系架构成熟, 成本较低,在业务上本地的设备根据模式信号反馈一些 动作,比如下雨关窗帘,是自动化范畴,上传云端的数 据都是属性数据,比如谁什么时候干了什么,后续云端 根据个人喜好数据为用户提供比如按照个人喜好调节温 根据个人喜好数据为用户提供比如按照个人喜好调节温 度、或者提送广告内容等 自动化特征 智能家居 智能办公室 智能信号灯... 远端控制 云端分析系统 设备端 (现场)边缘计算BOX 业务场景复杂,对算力、通信要求很高,计算放置于 云端时效性差,另外无法现场就对业务进行处理,比 如计算路口交通事故预警,给予司机及时提示等,所 以将算力卸载在距离业务现场、设备最近的地方,就 是边缘计算的场景,它的价值空间远超AIoT,可以更 更普遍的为客户场景 赋能。 • 一切围绕如何将算力 输送到业务场景为中 心思想,构建技术体 系。 高级能力-业务双引擎循环驱动-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 互联网业务、万物互联业务等等造就了海量数据,而海量数据应该也必须能够提炼出价值为业务反向赋能,形成正向业务价值循环 云原生平台(PaaS+Caas+IaaS) 业务系统连接一组人,或者说企业业务实际能力提供者,通过双中台可 以将最上层业务产品0 码力 | 20 页 | 5.17 MB | 6 月前3
 基于Consul的多Beats接入管控与多ES搜索编排barryliang@tencent.com 基于Consul的多Beats接入 管控与多ES搜索编排 2 拥抱开源、释放云原生的力量 • 背景与挑战 • 多Beats/Logstash接入管控 • 多ES搜索编排系统 • 日志AIOps探索 3 背景与挑战 产品数量 人员规模 主机规模 100+ 1000 + 10000 + 如何降低日志接入门槛 如何保证日志实时上报 如何保障日志采集不影响业务 传统Beats接入流程 配置更改 现网配置是否全部一致? 日志上报是否有延时? Filebeat是否资源消耗过多? Filebeat异常退出如 何处理? 如何做上报性能调优? 6 系统架构 云Kafka Api-server2 Consul 云ES Agent-1 Agent-N Agent-1 Agent-N 数据流 配置监听 Agent注册 配置下发 前端采用基于ts 的angular开发所有数据定义 与后端golang数据保持强一致,保证数据一致 性 15 多ES搜索编排系统 提供多ES多索引搜索编排功能,帮助 业务快速定位异常 16 故障定位遇到的困扰 客服 产品 运维 研发 多es切换 系统切换 采集 高负载 合作伙伴 OthersDB 17 案例:非APM场景下多组件日志搜索探索 ES/ OtherDB0 码力 | 23 页 | 6.65 MB | 1 年前3 基于Consul的多Beats接入管控与多ES搜索编排barryliang@tencent.com 基于Consul的多Beats接入 管控与多ES搜索编排 2 拥抱开源、释放云原生的力量 • 背景与挑战 • 多Beats/Logstash接入管控 • 多ES搜索编排系统 • 日志AIOps探索 3 背景与挑战 产品数量 人员规模 主机规模 100+ 1000 + 10000 + 如何降低日志接入门槛 如何保证日志实时上报 如何保障日志采集不影响业务 传统Beats接入流程 配置更改 现网配置是否全部一致? 日志上报是否有延时? Filebeat是否资源消耗过多? Filebeat异常退出如 何处理? 如何做上报性能调优? 6 系统架构 云Kafka Api-server2 Consul 云ES Agent-1 Agent-N Agent-1 Agent-N 数据流 配置监听 Agent注册 配置下发 前端采用基于ts 的angular开发所有数据定义 与后端golang数据保持强一致,保证数据一致 性 15 多ES搜索编排系统 提供多ES多索引搜索编排功能,帮助 业务快速定位异常 16 故障定位遇到的困扰 客服 产品 运维 研发 多es切换 系统切换 采集 高负载 合作伙伴 OthersDB 17 案例:非APM场景下多组件日志搜索探索 ES/ OtherDB0 码力 | 23 页 | 6.65 MB | 1 年前3
共 26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