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安全威胁分析与能力建设白皮书(来源:中国联通研究院).10 图 2 云原生四要素的基本含义..................................................................11 图 3 云原生安全框架................................................................................. 13 图 4 云原生安全能力体系 全原生化和云安全产品原生化 [5],并给出我们对于云原生安全的理解,即云原生安全是云原生理念的延伸,旨 在解决云原生技术面临的安全问题。 CSA 发布的《云原生安全技术规范》中给出了云原生安全框架[6],如图 3 所示。其中,横轴是开发运营安全的维度,涉及需求设计(Plan)、开发(Dev)、 运营(Ops),细分为需求、设计、编码、测试、集成、交付、防护、检测和响 应阶段;而纵轴则是 括了一些通用技术能力(黄色 部分),这一部分能力主要体现在检测和响应阶段,并会同时覆盖 DevSecOps 中运营阶段的能力。 云原生安全威胁分析与能力建设白皮书 13 图 3 云原生安全框架 由此可见,云原生安全可以简要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面向云原生环境的安 全,其目标是防护云原生环境中的基础设施、编排系统、微服务、无服务和服务 网格等安全。二是具有云原生特征的安全,指具有云原生的弹性敏捷、轻量级、0 码力 | 72 页 | 2.44 MB | 1 年前3
36-云原生监控体系建设-秦晓辉维度的设计 •新一代监控系统更加关注应用侧的监控,没有维度标签玩不转,每个指标动辄几个、十几个标签 指标维度更为丰富 •Kubernetes体系庞大,组件众多,涉及underlay、overlay两层网络,容器内容器外两个namespace,搞懂需要花些时间 •Kubernetes的监控,缺少体系化的文档指导,关键指标是哪些?最佳实践是什么?不是随便搜索几个yaml文件能搞定的 平台侧自身复杂度变高, apiserver 的耗时分布,histogram类型,按照 url + verb 统计 • scheduler_framework_extension_point_duration_s econds 调度框架的扩展点延迟分布,按 extension_point 统计 • scheduler_pending_pods 调度 pending 的 pod 数量,按照 queue type 分别统计 • sch 也是直接暴露 /metrics 接口,可以直接抓取 • ETCD 可以考虑使用 sidecar 模式来抓,对于运维比较简 单一些,不需要先部署 ETCD 再去配置抓取规则 • ETCD 强依赖硬盘做持久化,所以要特别关注硬盘相关的 指标,尽量用 SSD 或 NVME 的盘 • 采集方式可以参考 categraf 仓库的 k8s/deployment.yaml,如果是 sidecar 模式,就直接使0 码力 | 32 页 | 3.27 MB | 6 月前3
Apache Pulsar,云原生时代的消息平台 - 翟佳
streamnative.io Apache Pulsar 要解决的问题 • 企业需求和数据规模 • 多租户 - 百万Topics - 低延时 - 持久化 - 跨地域复制 • 解除存储计算耦合 • 运维痛点:替换机器、服务扩容、数据 rebalance • 减少⽂件系统依赖 • 性能难保障: 持久化(fsync)、⼀致性(ack: all)、多Topic • IO不隔离:消费者读Backlog的时候会影响其他⽣产者和消费者 Apache BookKeeper: 企业级流存储层 分布式⽇志/流存储 • 低延时、⾼吞吐、持久化 • 强⼀致 (repeatable read consistency) • ⾼可⽤ • 单节点可以存储很多⽇志 • I/O隔离 Apache BookKeeper: 诞⽣场景 streamnative.io 企业级流存储层: 节点对等的架构 • openLedger(组内节点数⽬ openLedger(组内节点数⽬, 数据备份数⽬, 等待刷盘节点数⽬) • openLedger(5, 3, 2) streamnative.io 企业级流存储层: 读写⾼可⽤性(容错) streamnative.io 企业级流存储层: 稳定的 IO 质量 ⾼性能、强⼀致性、读写隔离、灵活SLA • Pulsar 的根本不同 • Apache Pulsar 简介 • Pulsar 的云原⽣架构 •0 码力 | 39 页 | 12.71 MB | 6 月前0.03
22-云原生的缘起、云原生底座、PaaS 以及 Service Mesh 等之道-高磊测试确认 服务正常运行 实例 加入集群 恢复正常 工作量 成本 新一代架构(微服务)应用的对承载平台提出新要求 传统实践中,主要采用虚机/物理机+SpringCloud等微服务框架的方式承载微服务应用。但在一个虚机/服务器上 部署多个微服务会产生如下问题—— • 资源预分配,短时间内难以扩展 • 缺乏隔离性,服务相互抢占资源 • 增加环境、网络(端口)和资源管理的复杂性,治理成本高 自动化运维 快速恢复 手工运维 恢复缓慢 云原生应用相比传统应用的优势(例子) 来实现计算资源向应用的无缝融合,以极简稳定的、 自动化的方式向上提供业务价值,并直面交付成本问题 企业管理层 业务架构师或者PM 产品|数据|应用|技术架构师 架构咨询团队 企业自己决定 云原生平台+架构咨询团队 数据平台 DevOps 微服务 PAAS 容器云 7EB,实时计算峰值每秒30亿条记录; 云原生PolarDB读写性能提高50%+,计算资源利用率提高60%+。 • 云原生中间件首次实现自研、商用、开源的“三位一体”,通过阿里云服务全球客户。云原生中间件服务框架峰值调用量超百亿 QPS。 • 核心业务规模实践Serverless,弹性伸缩能力会提升10倍,大幅提升压测支撑效率和稳定性。 • 云原生技术不仅在阿里内部大规模普及,也正通过阿里云服务全社会的双10 码力 | 42 页 | 11.17 MB | 6 月前3
12-从数据库中间件到云原生——Apache ShardingSphere 架构演进-秦金卫2 目录 1.数据库框架:从数据库的性能与容量到数据库框架技术的产生 2.数据库中间件:从框架技术到分布式的数据库中间件技术 3.分布式数据库:从数据库中间件技术发展到分布式数据库 4.数据库网格:数据库与微服务、云原生的发展关系 5.数据库解决方案:如何基于 ShardingSphere 生态创建数据库解决方案 1.数据库框架 1.数据库框架 摩尔定律失效 分布式崛起 分布式崛起 1.数据库框架 随着数据量的增大,读写并发的增加,系统可用性要求的提升,单机 MySQL面临: 1、容量有限,难以扩容 2、读写压力,QPS过大,特别是分析类需求会影响到业务事务 3、可用性不足,宕机问题 1.数据库框架 1.数据库框架 计算机领域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增加一个中间层来解决。 数据库框架技术:在业务侧增强数据 库的能力。 直接在业务代码使用。 支持常见的数据库和JDBC。 支持常见的数据库和JDBC。 轻量级,不需要额外的资源和机器。 1.数据库框架 1、改造对业务系统具有较大侵入性; 2、对于复杂的SQL,可能不支持; 3、对于跨库和跨分片的数据,需要额外机制保障一致性; 4、缺乏较好的数据平滑迁移和过渡方案; 5、Java Only(或其他)。 数据库框架使用的约束: 2.数据库中间件 2.数据库中间件 作为中间件,独立部署,对业 务端透明。 任何语言平台的系统都可以接0 码力 | 23 页 | 1.91 MB | 6 月前3
24-云原生中间件之道-高磊环境建议使用。 成本较高,所以要视业务场景要求取舍。 Mesh零信任 mTLS服务间访问授权,主要针对Pod层WorkLod的访问控制 应用透明,全局管理视角,细粒度安全策略 Check&Report机制影响通信性能,并只涉及到服务 通信级别的安全,对node没有防护 Calico零信任 主要针对Node层的访问控制,可以让攻击者难以横向移动,隔离了风险 应用透明,全局管理视角,细粒度安全策略,针 对Node层面构建安全 对Node层面构建安全 采用IpTables,有一定的性能消耗 Cilium零信任 采用eBPF,为Mesh打造具备API感知和安全高效的网络层安全解决方案, 克服了Calico SDN安全和性能方面的不足 应用透明,全局管理视角,细粒度安全策略,针 对Node层面构建安全,端到端安全需要和以上安 全方案集成。 说说应用基本依赖的四大件:数据库、存储、中间件和大数据 下单服务 交易支付 支付网关 锁定库存 • 接入层需要能够根据规则的路由,以及兼容各类协议接 口以及数据模型,并能根据应用的规模来自动拓展。 • 实现HTAP(OLTP+OLAP),将在线事务|分析混合计算模型 基础上,实现多模数据模型,使得集成成本经一步降低。 • 计算层,与存储彻底剥离开来,实际是微服务化架构, 可以自由伸缩,并自动故障转移,采用读写分离,适应 高负荷的场景。另外也需要进一步将计算和内存分离出 来,使得计算层彻底变为无状态,可以做到灵活的拓展0 码力 | 22 页 | 4.39 MB | 6 月前3
1.3 MOSN 在云原生的探索及实践Nginx、Envoy、Istio 等相关领域。 喜欢开源,乐于分享。 https://github.com/wangfakang MOSN 开源交流群2 目 录 MOSN 云原生演进历程 01 MOSN 网络层扩展思考和选型 02 对应解决方案和实践介绍 03 MOSN 开源进展同步 04 MOSN 云原生演进历程 MOSN 简介 — 演进历程 MOSN 从 Service Mesh 技术 MOSN 简介 — 生态建设 MOSN 简介 — 2021 roadmap 云原生 • 云原生网络平台建设 • 升级 Xprotocol 框架 • 支持 WASM • 区块链网络框架 • 代码热更新 • 高性能网络层扩展 • fastGRPC • 协程收敛 epoll 模型 • CGO 性能优化 • 支持 zipkin,Jaeger 等 • 支持 ZK,Nacos thrift, kafka 等 协议 • 支持 Istio 1.10 • 支持 Ingress 和 Gateway • 推动 UDPA 多协议建 设 核心能力 微服务 性能优化 MOSN 网络层扩展思考和选型 MOE 背景介绍 — 什么是 MOE 处理性能高 (C++) 研发效能高 (GoLang、生态) 高性能、高研发效能、生态打通 MOE = MOSN + Envoy 相互融合,各取所长0 码力 | 36 页 | 35.61 MB | 1 年前3
23-云原生观察性、自动化交付和 IaC 等之道-高磊种可以交易的商品,可以购买增强自己APP的能力,比如在自己APP里显示天气预报数据,从外部去管理应用平台,形成了一种新PaaS组织方式。 • 逻辑API:已有API的组 合,形成一个新API • 声明API:需要生成代 码框架(任何语言), 契约驱动研发 • BaaS API:数据库接口、 中间件接口外化成API • API门户:消费者可以 根据领域-能力查询到 想要的API。 • 自动生成SDK方便集成。 • 发行计划:向下兼容, 弹性扩缩容 高可用 负载均衡 客户环境 • 关注点分离:开发者关注应用本身,运维人员关注模块化运维 能力,让应用管理变得更轻松、应用交付变得更可控; • 平台无关与高可扩展:应用定义与平台层实现解耦,应用描述 支持任意扩展和跨环境实现; • 模块化应用运维特征:可以自由组合和支持模块化实现的运维 特征描述。 • Components:在 OAM 中,“应用”是由多个概念共同组合而成。第一个概念是: 厂商去实现,譬如: kubevela。 OAM实现原理分析 • OAM是更高级的抽象, 执行面打包都是通用 格式,比如HELM,很 好的兼容了现有的基 础设施,无论怎样的 基础设施,都能在高 层保持一致的情况下, 在差异化的环境下运 行,而让业务研发人 员更加关注业务,而 不是基础设施本身。 • OAM本身就是基础设 施即代码的典范设计, 在中间层隔离了用户 使用和底层执行体, 进一步加强了统一性。0 码力 | 24 页 | 5.96 MB | 6 月前3
25-云原生应用可观测性实践-向阳complexity © 2021, YUNSHAN Networks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解决团队耦合的问题 —— 革命的思路 从SDN到第5层网络 行云流水@车联网云平台技术 2021-09-20 观测 simplify the growing complexity © 2021, YUNSHAN Networks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效果1:服务访问关系全自动展现 DeepFlow:零侵入、零重启,全景访问关系+全息知识 图谱,无论业务如何迭代,自动呈现实际应用架构。 开发语言、开发框架百花齐放,现有APM高度依赖代 码插桩的监控方式能满足业务高速迭代的需求吗? simplify the growing complexity © 2021, YUNSHAN Networks Technology0 码力 | 39 页 | 8.44 MB | 6 月前3
中国移动磐舟DevSecOps平台云原生安全实践安全的重要性 01 磐舟DevSecOps平台概况 02 磐舟DevSecOps平台安全能力 03 磐舟DevSecOps实践总结 目 录 目录 CONTENT 磐舟DevSecOps安全能力建设框架 安全开发 • • • 安全测试 • • • 安全管控 • • • 安全运营 • • • 一个体系、两个方向、四个环节 PLAN CODE DEPLOY OPERATE MONITOR 行分析,进一步确认漏洞的真 实性,提供给用户最佳的修复 优先级建议。 加强安全能力融合 引入新技术 引入SBOM提升软件供应链的 安全性和透明度; 引入BAS技术提升对安全能力 有效性的评估; 在IDE工具层引入安全检测, 将安全进一步左移; 持续提升计划 管理与技术并重 安全行业一直有“七分管理,三分技术”的说法。磐舟DevSecOps平台的建设只是提供一个工具抓手。真正要 把安全工作做好,离不开管理、流程和团队的建设。0 码力 | 22 页 | 5.47 MB | 1 年前3
共 22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