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原生安全威胁分析与能力建设白皮书(来源:中国联通研究院)原生技术面临的安全问题, 其作为一种新兴的安全理念,强调以原生的思维实现云上安全并推动安全与云计 算深度融合。我们在 2022 年发布的中国联通云原生安全实践白皮书中[2],对比 分析了不同的组织和企业对云原生安全理念的理解,其中包括 CNCF 认为云原 生安全是一种将安全构建到云原生应用程序中的方法[3]、k8s 提出的云原生 4C 安全模型[4]、腾讯所理解的云原生安全指云平台安全原生化和云安全产品原生化 需要采用持续安全集成和交付的实践,结合自动化的安全测试、漏洞扫描和合规 性检查等工具,以确保安全策略和控制的持续有效性。 面对这些新的挑战,国内外都开展了云原生安全技术的研究和相关标准规范 的制定完善工作,CNCF、CSA 等组织以及行业联盟等纷纷提出云原生安全标 准及参考技术规范。同时,主要经济体国家的标准也在制订和完善过程中,使得 行业逐步走向规范,推动了产品和解决方案逐步走向成熟。 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安全联盟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云原生的安 2 部分:业务应用 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编写,规定了基于云原生构建的业务应用的能力 成熟度评估模型,从服务架构、服务治理能力、弹性伸缩能力、业务高可用、 自动化与智能化、可观测性、开放性、组织架构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对业务应 用进行评估。 云原生安全威胁分析与能力建设白皮书 16 5 云原生能力成 熟度模型 第 3 部分:架构安全 范围 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编写,规定了基于云原生构建的平台与应用的安0 码力 | 72 页 | 2.44 MB | 1 年前3 云原生安全威胁分析与能力建设白皮书(来源:中国联通研究院)原生技术面临的安全问题, 其作为一种新兴的安全理念,强调以原生的思维实现云上安全并推动安全与云计 算深度融合。我们在 2022 年发布的中国联通云原生安全实践白皮书中[2],对比 分析了不同的组织和企业对云原生安全理念的理解,其中包括 CNCF 认为云原 生安全是一种将安全构建到云原生应用程序中的方法[3]、k8s 提出的云原生 4C 安全模型[4]、腾讯所理解的云原生安全指云平台安全原生化和云安全产品原生化 需要采用持续安全集成和交付的实践,结合自动化的安全测试、漏洞扫描和合规 性检查等工具,以确保安全策略和控制的持续有效性。 面对这些新的挑战,国内外都开展了云原生安全技术的研究和相关标准规范 的制定完善工作,CNCF、CSA 等组织以及行业联盟等纷纷提出云原生安全标 准及参考技术规范。同时,主要经济体国家的标准也在制订和完善过程中,使得 行业逐步走向规范,推动了产品和解决方案逐步走向成熟。 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安全联盟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云原生的安 2 部分:业务应用 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编写,规定了基于云原生构建的业务应用的能力 成熟度评估模型,从服务架构、服务治理能力、弹性伸缩能力、业务高可用、 自动化与智能化、可观测性、开放性、组织架构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对业务应 用进行评估。 云原生安全威胁分析与能力建设白皮书 16 5 云原生能力成 熟度模型 第 3 部分:架构安全 范围 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编写,规定了基于云原生构建的平台与应用的安0 码力 | 72 页 | 2.44 MB | 1 年前3
 16-Nocalhost重新定义云原生开发环境-王炜重新定义云原⽣开发环境 前⾔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技术部⻔的组织架构在横向及纵向不断扩⼤和调整,与此同时,企业的⽣产资料:应 ⽤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庞⼤。为了让应⽤系统适配企业组织架构的调整,梳理组织架构对于应⽤权责的边 界,⼤部分组织会选择使⽤“微服务”架构来对应⽤系统进⾏横向拆分,使得应⽤系统的维护边界适配组织架 构的权责边界。 ⼀般来说,越庞⼤的组织架构,应⽤系统会被拆分地越来越细,“微服务”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在“微服 变得越来越多。⽽在“微服 务”的拆分的实践中,很容易出现将组织架构的权责边界⼀股脑地对标到“微服务”�的拆分粒度中,这可能导致 “微服务”拆分粒度过细,数量进⼀步剧增的问题。最终,“微服务”之间的调⽤关系就像跨部⻔协作,也变得 越来越复杂,问题在想要新增需求时尤为突出。 “微服务”带来便利的同时,对开发⼈员⽽⾔,还带来了额外的挑战:如何快速启动完整的开发环境?开发的 需求依赖于其他同事怎么联调?如何快速调试这些微服务? 在单体应⽤的时代,对于开发者来说是极为友好的,�开发者使⽤本机运⾏应⽤,修改代码后实时⽣效,通过 浏览器访问 Localhost 实时查看代码效果。 单体应⽤和“微服务”应⽤不同,单体应⽤是 “ALL-IN-ONE” 组织⽅式,所有的调⽤关系仅限于在⾃身的类和函 数,应⽤对硬件的要求⼀般也不会太⾼。 ⽽开发“微服务”应⽤则⼤不相同,由于相互间的依赖关系,当需要开发某⼀个功能或微服务时,不得不将所 有依赖的服务都启动起0 码力 | 7 页 | 7.20 MB | 6 月前3 16-Nocalhost重新定义云原生开发环境-王炜重新定义云原⽣开发环境 前⾔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技术部⻔的组织架构在横向及纵向不断扩⼤和调整,与此同时,企业的⽣产资料:应 ⽤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庞⼤。为了让应⽤系统适配企业组织架构的调整,梳理组织架构对于应⽤权责的边 界,⼤部分组织会选择使⽤“微服务”架构来对应⽤系统进⾏横向拆分,使得应⽤系统的维护边界适配组织架 构的权责边界。 ⼀般来说,越庞⼤的组织架构,应⽤系统会被拆分地越来越细,“微服务”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在“微服 变得越来越多。⽽在“微服 务”的拆分的实践中,很容易出现将组织架构的权责边界⼀股脑地对标到“微服务”�的拆分粒度中,这可能导致 “微服务”拆分粒度过细,数量进⼀步剧增的问题。最终,“微服务”之间的调⽤关系就像跨部⻔协作,也变得 越来越复杂,问题在想要新增需求时尤为突出。 “微服务”带来便利的同时,对开发⼈员⽽⾔,还带来了额外的挑战:如何快速启动完整的开发环境?开发的 需求依赖于其他同事怎么联调?如何快速调试这些微服务? 在单体应⽤的时代,对于开发者来说是极为友好的,�开发者使⽤本机运⾏应⽤,修改代码后实时⽣效,通过 浏览器访问 Localhost 实时查看代码效果。 单体应⽤和“微服务”应⽤不同,单体应⽤是 “ALL-IN-ONE” 组织⽅式,所有的调⽤关系仅限于在⾃身的类和函 数,应⽤对硬件的要求⼀般也不会太⾼。 ⽽开发“微服务”应⽤则⼤不相同,由于相互间的依赖关系,当需要开发某⼀个功能或微服务时,不得不将所 有依赖的服务都启动起0 码力 | 7 页 | 7.20 MB | 6 月前3
 27-云原生赋能 AIoT 和边缘计算、云形态以及成熟度模型之道-高磊提供者,通过双中台可 以将最上层业务产品诉求直接下沉到能力端,比如我们需要快速搭建一 个电商下单APP,只需要利用中台提供的能力要素,并在APP端组织业务 流程或者产品流程,下单后,商品自动送到用户手中,而无需企业打通 上下游业务链路,可以支撑快速的组织创新和业务创新。 高级能力-低代码或无代码平台 为了进一步加速业务APP交付速度,而专业业务人员并不熟悉IT领域知识,但是低代码可以使得非I 在精细化的基础上,完整较为成熟的自 动化能力,节约了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 效率,也极大得保证了业务连续性。 • 但是,目前真正落地的企业很少,原因 在于大部分企业组织或者文化问题在落 实上的顾虑,因为“机器人”比人是否可靠 仍然在争论中,可参考或者背书的实例 少,导致落地缓慢。 • 组织结构升级 • 企业IT文化、工作流程、知识体系、工具集的总合升级 • 应用架构升级 • re-platform • re-build • 2017-2019 核心系统全面云原生化 2020- 云原生技术全面升级 • 以业务场景为驱 动,以时代趋势 为助推,阿里超 前的实现云原生 的落地。 • 企业应该结合自 己的组织、业务、 市场特点来规划 实施云原生。 攘外必先安内 项目 说明 全托管K8S 全托管K8S服务带来了发布和扩容效率的提升、更稳定的容器运行时、节点自愈能力,结合发 布自动化、资源管理自动化等能力可以实现应用与基础设施层的全面解耦0 码力 | 20 页 | 5.17 MB | 6 月前3 27-云原生赋能 AIoT 和边缘计算、云形态以及成熟度模型之道-高磊提供者,通过双中台可 以将最上层业务产品诉求直接下沉到能力端,比如我们需要快速搭建一 个电商下单APP,只需要利用中台提供的能力要素,并在APP端组织业务 流程或者产品流程,下单后,商品自动送到用户手中,而无需企业打通 上下游业务链路,可以支撑快速的组织创新和业务创新。 高级能力-低代码或无代码平台 为了进一步加速业务APP交付速度,而专业业务人员并不熟悉IT领域知识,但是低代码可以使得非I 在精细化的基础上,完整较为成熟的自 动化能力,节约了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 效率,也极大得保证了业务连续性。 • 但是,目前真正落地的企业很少,原因 在于大部分企业组织或者文化问题在落 实上的顾虑,因为“机器人”比人是否可靠 仍然在争论中,可参考或者背书的实例 少,导致落地缓慢。 • 组织结构升级 • 企业IT文化、工作流程、知识体系、工具集的总合升级 • 应用架构升级 • re-platform • re-build • 2017-2019 核心系统全面云原生化 2020- 云原生技术全面升级 • 以业务场景为驱 动,以时代趋势 为助推,阿里超 前的实现云原生 的落地。 • 企业应该结合自 己的组织、业务、 市场特点来规划 实施云原生。 攘外必先安内 项目 说明 全托管K8S 全托管K8S服务带来了发布和扩容效率的提升、更稳定的容器运行时、节点自愈能力,结合发 布自动化、资源管理自动化等能力可以实现应用与基础设施层的全面解耦0 码力 | 20 页 | 5.17 MB | 6 月前3
 24-云原生中间件之道-高磊在云原生场景下,希望应用能够适应敏态化 的业务场景,数据应用也不例外,目前都在 进行服务化改造和云原生改造 • 大数据引擎早就上云了(IaaS),但是并未云原 生化。 • 但是大数据引擎平台,架构思路过时、组件 众多、体系完整等,以及组织认知和能力、 在线业务的依赖等等,大量的历史包袱导致 大数据平台在云原生环境下落地艰难。那么 如何实现大数据云原生化呢?立足满足现在 和未来的企业需求进行渐进式改造推进是比 较合理的方式。(阿里巴巴甚至根据新时代的 慢应用的发布。 资源弹性扩容不及时 无法满足业务需要 资源使用率低 导致使用成本过高 操作系统和应用部署复杂 拖慢业务发布 云原生化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演进的挑战有: 改造成本高 迁移风险高 组织架构造成额外的成本 主要体现在Yarn的复杂性 主要体现在领域专业性上 应用改造成本高:将运行在Hadoop平台的大数据应用迁移到云原生平台,一方面需要大数据团队将业务应用进行 容器化改造,如系 基础架构,改动面比较大,风险相 对也更高。 组织架构造成额外的成本:企业里负责开发和运维Hadoop系统的团队,和容器团队通常分属不同的部门,其技术 栈也有明显区别,在迁移的过程中,存在过多的跨部门沟通,带来额外的迁移成本,如果改动比较大,跨部分沟 通的成本会非常大。 高级能力-云原生大数据|AI-业务赋能的基石-3-解决办法 大数据本身架构和组织因素导致改造投入成本很高,云原生化应该遵循循循进进的渐进式演进道路,0 码力 | 22 页 | 4.39 MB | 6 月前3 24-云原生中间件之道-高磊在云原生场景下,希望应用能够适应敏态化 的业务场景,数据应用也不例外,目前都在 进行服务化改造和云原生改造 • 大数据引擎早就上云了(IaaS),但是并未云原 生化。 • 但是大数据引擎平台,架构思路过时、组件 众多、体系完整等,以及组织认知和能力、 在线业务的依赖等等,大量的历史包袱导致 大数据平台在云原生环境下落地艰难。那么 如何实现大数据云原生化呢?立足满足现在 和未来的企业需求进行渐进式改造推进是比 较合理的方式。(阿里巴巴甚至根据新时代的 慢应用的发布。 资源弹性扩容不及时 无法满足业务需要 资源使用率低 导致使用成本过高 操作系统和应用部署复杂 拖慢业务发布 云原生化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演进的挑战有: 改造成本高 迁移风险高 组织架构造成额外的成本 主要体现在Yarn的复杂性 主要体现在领域专业性上 应用改造成本高:将运行在Hadoop平台的大数据应用迁移到云原生平台,一方面需要大数据团队将业务应用进行 容器化改造,如系 基础架构,改动面比较大,风险相 对也更高。 组织架构造成额外的成本:企业里负责开发和运维Hadoop系统的团队,和容器团队通常分属不同的部门,其技术 栈也有明显区别,在迁移的过程中,存在过多的跨部门沟通,带来额外的迁移成本,如果改动比较大,跨部分沟 通的成本会非常大。 高级能力-云原生大数据|AI-业务赋能的基石-3-解决办法 大数据本身架构和组织因素导致改造投入成本很高,云原生化应该遵循循循进进的渐进式演进道路,0 码力 | 22 页 | 4.39 MB | 6 月前3
 23-云原生观察性、自动化交付和 IaC 等之道-高磊而已,并不想了解API背后的运维细节或者需要协调运维能力!API成了一 种可以交易的商品,可以购买增强自己APP的能力,比如在自己APP里显示天气预报数据,从外部去管理应用平台,形成了一种新PaaS组织方式。 • 逻辑API:已有API的组 合,形成一个新API • 声明API:需要生成代 码框架(任何语言), 契约驱动研发 • BaaS API:数据库接口、 中间件接口外化成API 云原生蓬勃而多样的生态成了这种Paas的基础。 • 编排不在以服务为单位,而是以应用为单位, 再也不会出现由于理解不一致导致的交付失败 的情况,而不论底层容器云实现如何,应用的 交付的方式都是一致的。 DevOps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组织赋能,在无所不在,OAM除了在交付过程中提供了基于应用的 交付方案,同时将CICD与底层实现解耦,可以插接无限制的工具组件,使得可以对应不同交付 场景所要求的不同工具链。比如叠加serverless 标准化能力-微服务PAAS-OAM交付流程模式-抽象流程 • 基于CICD和服务市场,通过OAM 集群镜像式打包的方式向团队、 组织或者公司进行整体化交付, 并通过Docker+SDN+云原生存储 +K8S+OAM彻底隔离了不同环境 底层的细节和差异,可以整体化 交付到这些组织所在的数据中心 里去 标准化能力-微服务PAAS-OAM交付流程模式-场景流程 • 由于互联网迭代相对于其 他企业业务更新迭代更加0 码力 | 24 页 | 5.96 MB | 6 月前3 23-云原生观察性、自动化交付和 IaC 等之道-高磊而已,并不想了解API背后的运维细节或者需要协调运维能力!API成了一 种可以交易的商品,可以购买增强自己APP的能力,比如在自己APP里显示天气预报数据,从外部去管理应用平台,形成了一种新PaaS组织方式。 • 逻辑API:已有API的组 合,形成一个新API • 声明API:需要生成代 码框架(任何语言), 契约驱动研发 • BaaS API:数据库接口、 中间件接口外化成API 云原生蓬勃而多样的生态成了这种Paas的基础。 • 编排不在以服务为单位,而是以应用为单位, 再也不会出现由于理解不一致导致的交付失败 的情况,而不论底层容器云实现如何,应用的 交付的方式都是一致的。 DevOps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组织赋能,在无所不在,OAM除了在交付过程中提供了基于应用的 交付方案,同时将CICD与底层实现解耦,可以插接无限制的工具组件,使得可以对应不同交付 场景所要求的不同工具链。比如叠加serverless 标准化能力-微服务PAAS-OAM交付流程模式-抽象流程 • 基于CICD和服务市场,通过OAM 集群镜像式打包的方式向团队、 组织或者公司进行整体化交付, 并通过Docker+SDN+云原生存储 +K8S+OAM彻底隔离了不同环境 底层的细节和差异,可以整体化 交付到这些组织所在的数据中心 里去 标准化能力-微服务PAAS-OAM交付流程模式-场景流程 • 由于互联网迭代相对于其 他企业业务更新迭代更加0 码力 | 24 页 | 5.96 MB | 6 月前3
 SBOM 为基础的云原生应用安全治理在提供对云原生应用可见性方面 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只有三分之一的组织遵循 SBOM 最佳实践。 SBOM的应用现状 云原生基于“责任自负”的开源世界 云原生开源应用漏洞 OpenSCA扫描结果 h********r-main p********s-main c**********a-main 云原生时代下的软件供应链攻击 “到2025年,全球45%的组织会受到软件供应链攻击,比2021年增长三倍”——Gartner0 码力 | 30 页 | 2.39 MB | 1 年前3 SBOM 为基础的云原生应用安全治理在提供对云原生应用可见性方面 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只有三分之一的组织遵循 SBOM 最佳实践。 SBOM的应用现状 云原生基于“责任自负”的开源世界 云原生开源应用漏洞 OpenSCA扫描结果 h********r-main p********s-main c**********a-main 云原生时代下的软件供应链攻击 “到2025年,全球45%的组织会受到软件供应链攻击,比2021年增长三倍”——Gartner0 码力 | 30 页 | 2.39 MB | 1 年前3
 09-harbor助你玩转云原生-邹佳- 资源清理与垃圾回收 - 构建高可用(HA)制品仓库服务 - Harbor集成与扩展 - 路线图 - 参与贡献Harbor社区 云原生与制品管理 [1] 云原生(cloud-native)技术使组织能够在现代化和动态的环境下(如公有云、私有云 和混合云)构建和运行可扩展的应用程序。云原生典型技术包括容器、服务网络、 微服务、不可变基础设施和声明性API等。 v1.0 by CNCF 容器-更轻量级和灵活的虚拟化0 码力 | 32 页 | 17.15 MB | 6 月前3 09-harbor助你玩转云原生-邹佳- 资源清理与垃圾回收 - 构建高可用(HA)制品仓库服务 - Harbor集成与扩展 - 路线图 - 参与贡献Harbor社区 云原生与制品管理 [1] 云原生(cloud-native)技术使组织能够在现代化和动态的环境下(如公有云、私有云 和混合云)构建和运行可扩展的应用程序。云原生典型技术包括容器、服务网络、 微服务、不可变基础设施和声明性API等。 v1.0 by CNCF 容器-更轻量级和灵活的虚拟化0 码力 | 32 页 | 17.15 MB | 6 月前3
 22-云原生的缘起、云原生底座、PaaS 以及 Service Mesh 等之道-高磊Mesh’s Control Plane • 通过将服务治理、通信、安全等从微服务框架中以独立进程剥离出来,解决了微服 务治理的碎片化以及基础设施耦合问题。 • 但是Sidecar(数据面)在国际化组织和企业联盟的努力下,也形成了叫做UDPA (Universal Data Plane API)的标准,使得在不同场景下的数据面在API层面达成统 一,比如云端Mesh和边缘Mesh由于API的统一,可以使用统一的控制面(配置下发管0 码力 | 42 页 | 11.17 MB | 6 月前3 22-云原生的缘起、云原生底座、PaaS 以及 Service Mesh 等之道-高磊Mesh’s Control Plane • 通过将服务治理、通信、安全等从微服务框架中以独立进程剥离出来,解决了微服 务治理的碎片化以及基础设施耦合问题。 • 但是Sidecar(数据面)在国际化组织和企业联盟的努力下,也形成了叫做UDPA (Universal Data Plane API)的标准,使得在不同场景下的数据面在API层面达成统 一,比如云端Mesh和边缘Mesh由于API的统一,可以使用统一的控制面(配置下发管0 码力 | 42 页 | 11.17 MB | 6 月前3
共 8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