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算法 1.1.0 Dart版我深深赞同费曼教授所言:“Knowledge isn’t free. You have to pay attention.”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本 书并非完全“免费”。为了不辜负你为本书所付出的宝贵“注意力”,我会竭尽所能,投入最大的“注意力” 来完成本书的创作。 本人自知学疏才浅,书中内容虽然已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但一定仍有许多错误,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 指正。 本书中的代码附有可一键运行的源文件,托管于 github ”。 2. 归:触发“终止条件”后,程序从最深层的递归函数开始逐层返回,汇聚每一层的结果。 而从实现的角度看,递归代码主要包含三个要素。 1. 终止条件:用于决定什么时候由“递”转“归”。 2. 递归调用:对应“递”,函数调用自身,通常输入更小或更简化的参数。 3. 返回结果:对应“归”,将当前递归层级的结果返回至上一层。 观察以下代码,我们只需调用函数 recur(n) ,就可以完成 间效率上与迭代相当。这种情况被称为尾递归(tail recursion)。 ‧ 普通递归:当函数返回到上一层级的函数后,需要继续执行代码,因此系统需要保存上一层调用的上下 文。 ‧ 尾递归:递归调用是函数返回前的最后一个操作,这意味着函数返回到上一层级后,无须继续执行其他 操作,因此系统无须保存上一层函数的上下文。 以计算 1 + 2 + ⋯ + ? 为例,我们可以将结果变量 res 设为函数参数,从而实现尾递归:0 码力 | 378 页 | 18.45 MB | 1 年前3
Hello 算法 1.2.0 简体中文 Dart 版我深深赞同费曼教授所言:“Knowledge isn’t free. You have to pay attention.”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本 书并非完全“免费”。为了不辜负你为本书所付出的宝贵“注意力”,我会竭尽所能,投入最大的“注意力” 来完成本书的创作。 本人自知学疏才浅,书中内容虽然已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但一定仍有许多错误,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 指正。 本书中的代码附有可一键运行的源文件,托管于 github ”。 2. 归:触发“终止条件”后,程序从最深层的递归函数开始逐层返回,汇聚每一层的结果。 而从实现的角度看,递归代码主要包含三个要素。 1. 终止条件:用于决定什么时候由“递”转“归”。 2. 递归调用:对应“递”,函数调用自身,通常输入更小或更简化的参数。 3. 返回结果:对应“归”,将当前递归层级的结果返回至上一层。 观察以下代码,我们只需调用函数 recur(n) ,就可以完成 间效率上与迭代相当。这种情况被称为尾递归(tail recursion)。 ‧ 普通递归:当函数返回到上一层级的函数后,需要继续执行代码,因此系统需要保存上一层调用的上下 文。 ‧ 尾递归:递归调用是函数返回前的最后一个操作,这意味着函数返回到上一层级后,无须继续执行其他 操作,因此系统无须保存上一层函数的上下文。 以计算 1 + 2 + ⋯ + ? 为例,我们可以将结果变量 res 设为函数参数,从而实现尾递归:0 码力 | 378 页 | 18.46 MB | 10 月前3
Hello 算法 1.0.0 Dart版我深深赞同费曼教授所言:“Knowledge isn’t free. You have to pay attention.”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本 书并非完全“免费”。为了不辜负你为本书所付出的宝贵“注意力”,我会竭尽所能,投入最大的“注意力” 来完成本书的创作。本人自知学疏才浅,书中内容虽然已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但一定仍有许多错误,恳请 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本书中的代码附有可一键运行的源文件,托管于 github ”。 2. 归:触发“终止条件”后,程序从最深层的递归函数开始逐层返回,汇聚每一层的结果。 而从实现的角度看,递归代码主要包含三个要素。 1. 终止条件:用于决定什么时候由“递”转“归”。 2. 递归调用:对应“递”,函数调用自身,通常输入更小或更简化的参数。 3. 返回结果:对应“归”,将当前递归层级的结果返回至上一层。 观察以下代码,我们只需调用函数 recur(n) ,就可以完成 间效率上与迭代相当。这种情况被称为「尾递归 tail recursion」。 ‧ 普通递归:当函数返回到上一层级的函数后,需要继续执行代码,因此系统需要保存上一层调用的上下 文。 ‧ 尾递归:递归调用是函数返回前的最后一个操作,这意味着函数返回到上一层级后,无须继续执行其他 操作,因此系统无须保存上一层函数的上下文。 以计算 1 + 2 + ⋯ + ? 为例,我们可以将结果变量 res 设为函数参数,从而实现尾递归:0 码力 | 377 页 | 17.56 MB | 1 年前3
Hello 算法 1.2.0 繁体中文 Dart 版我深深認同費曼教授所言:“Knowledge isn’t free. You have to pay attention.”從這個意義上看,這本 書並非完全“免費”。為了不辜負你為本書所付出的寶貴“注意力”,我會竭盡所能,投入最大的“注意力” 來完成本書的創作。 本人自知學疏才淺,書中內容雖然已經過一段時間的打磨,但一定仍有許多錯誤,懇請各位老師與同學批評 指正。 本書中的程式碼附有可一鍵執行的原始檔,託管於 github capacity 觀察以上公式,當雜湊表容量 capacity 固定時,雜湊演算法 hash() 決定了輸出值,進而決定了鍵值對在雜 湊表中的分佈情況。 這意味著,為了降低雜湊衝突的發生機率,我們應當將注意力集中在雜湊演算法 hash() 的設計上。 6.3.1 雜湊演算法的目標 為了實現“既快又穩”的雜湊表資料結構,雜湊演算法應具備以下特點。 ‧ 確定性:對於相同的輸入,雜湊演算法應始終產生相同的輸出。這樣才能確保雜湊表是可靠的。 left subtree 左子树 左子樹 right subtree 右子树 右子樹 root node 根节点 根節點 leaf node 叶节点 葉節點 edge 边 邊 level 层 層 degree 度 度 height 高度 高度 depth 深度 深度 perfect binary tree 完美二叉树 完美二元樹 complete binary tree 完全二叉树0 码力 | 378 页 | 18.77 MB | 10 月前3
Hello 算法 1.0.0b5 Dart版”。 2. 归:触发“终止条件”后,程序从最深层的递归函数开始逐层返回,汇聚每一层的结果。 而从实现的角度看,递归代码主要包含三个要素。 1. 终止条件:用于决定什么时候由“递”转“归”。 2. 递归调用:对应“递”,函数调用自身,通常输入更小或更简化的参数。 3. 返回结果:对应“归”,将当前递归层级的结果返回至上一层。 观察以下代码,我们只需调用函数 recur(n) ,就可以完成 间效率上与迭代相当。这种情况被称为「尾递归 tail recursion」。 ‧ 普通递归:当函数返回到上一层级的函数后,需要继续执行代码,因此系统需要保存上一层调用的上下 文。 ‧ 尾递归:递归调用是函数返回前的最后一个操作,这意味着函数返回到上一层级后,无需继续执行其他 操作,因此系统无需保存上一层函数的上下文。 以计算 1 + 2 + ⋯ + ? 为例,我们可以将结果变量 res 设为函数参数,从而实现尾递归。 省略所有系数。例如,循环 2? 次、5? + 1 次等,都可以简化记为 ? 次,因为 ? 前面的系数对时间复 杂度没有影响。 3. 循环嵌套时使用乘法。总操作数量等于外层循环和内层循环操作数量之积,每一层循环依然可以分别 套用第 1. 点和第 2. 点的技巧。 给定一个函数,我们可以用上述技巧来统计操作数量。 void algorithm(int n) { int a = 1; // +0(技巧0 码力 | 376 页 | 30.67 MB | 1 年前3
共 5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