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算法 1.1.0 C++ 版算法犹如美妙的交响乐,每一行代码都像韵律般流淌。 愿这本书在你的脑海中轻轻响起,留下独特而深刻的旋律。 第 0 章 前言 hello‑algo.com 2 0.1 关于本书 本项目旨在创建一本开源、免费、对新手友好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入门教程。 ‧ 全书采用动画图解,结构化地讲解数据结构与算法知识,内容清晰易懂,学习曲线平滑。 ‧ 算法源代码皆可一键运行,支持 Python、C++、Java 算法:搜索、排序、分治、回溯、动态规划、贪心等算法的定义、优缺点、效率、应用场景、解题步骤 和示例问题等。 第 0 章 前言 hello‑algo.com 3 图 0‑1 本书主要内容 0.1.3 致谢 本书在开源社区众多贡献者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感谢每一位投入时间与精力的撰稿人,他们是(按照 GitHub 自动生成的顺序):krahets、Gonglja、nuomi1、codingonion、Reano 第一行代码“Hello World!”的 美好回忆; ‧ 感谢校铨在知识产权方面提供的专业帮助,这对本开源书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 感谢苏潼为本书设计了精美的封面和 logo ,并在我的强迫症的驱使下多次耐心修改; ‧ 感谢 @squidfunk 提供的排版建议,以及他开发的开源文档主题 Material‑for‑MkDocs 。 在写作过程中,我阅读了许多关于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教材和0 码力 | 379 页 | 18.47 MB | 1 年前3
Hello 算法 1.0.0 C++版算法犹如美妙的交响乐,每一行代码都像韵律般流淌。 愿这本书在你的脑海中轻轻响起,留下独特而深刻的旋律。 第 0 章 前言 hello‑algo.com 2 0.1 关于本书 本项目旨在创建一本开源、免费、对新手友好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入门教程。 ‧ 全书采用动画图解,结构化地讲解数据结构与算法知识,内容清晰易懂,学习曲线平滑。 ‧ 算法源代码皆可一键运行,支持 Python、C++、Java 算法:搜索、排序、分治、回溯、动态规划、贪心等算法的定义、优缺点、效率、应用场景、解题步骤 和示例问题等。 第 0 章 前言 hello‑algo.com 3 图 0‑1 本书主要内容 0.1.3 致谢 本书在开源社区众多贡献者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感谢每一位投入时间与精力的撰稿人,他们是(按照 GitHub 自动生成的顺序):krahets、codingonion、nuomi1、Gonglja、Reano 第一行代码“Hello World!”的 美好回忆; ‧ 感谢校铨在知识产权方面提供的专业帮助,这对本开源书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 感谢苏潼为本书设计了精美的封面和 logo ,并在我的强迫症的驱使下多次耐心修改; ‧ 感谢 @squidfunk 提供的排版建议,以及他开发的开源文档主题 Material‑for‑MkDocs 。 在写作过程中,我阅读了许多关于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教材和0 码力 | 378 页 | 17.59 MB | 1 年前3
C++高性能并行编程与优化 - 课件 - 06 TBB 开启的并行编程之旅今天,双核或者四核机器在多线程应用方面,其性能不见得的是单核机器的两倍或者四倍。 这一问题一直伴随 CPU 发展至今。 并发和并行的区别 • 运用多线程的方式和动机,一般分为两种。 • 并发:单核处理器,操作系统通过时间片调 度算法,轮换着执行着不同的线程,看起来 就好像是同时运行一样,其实每一时刻只有 一个线程在运行。目的:异步地处理多个不 同的任务,避免同步造成的阻塞。 • 并行:多核处理器,每个处理器执行一个线 box 图像。总共只花了 1 分钟。 图形学爱好者:我看中的是多核,目的是加速比,如果是单核,那多线程对我无用! 某互联网公司:我看中的是异步,目的是无阻塞,即使是单核,多线程对我也有用。 因特尔开源的并行编程库: TBB https://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07%2F978-1-4842-4398-5_2 安装 TBB • Ubuntu: • sudo 核心数量,让系统调度保证各个核心始终饱和 • 因此,最好不是按照图像大小均匀等分,而是按照工 作量大小均匀等分。然而工作量大小我们没办法提前 知道……怎么办? • 最简单的办法:只需要让线程数量超过 CPU 核心数量 ,这时操作系统会自动启用时间片轮换调度,轮流执 行每个线程。 • 比如这里分配了 16 个线程,但是只有 4 个处理器核心。 那么就会先执行 1,2,3,4 号线程,一段时间后自动切换 到 5,6,7,80 码力 | 116 页 | 15.85 MB | 1 年前3
Hello 算法 1.2.0 简体中文 C++ 版算法犹如美妙的交响乐,每一行代码都像韵律般流淌。 愿这本书在你的脑海中轻轻响起,留下独特而深刻的旋律。 第 0 章 前言 www.hello‑algo.com 2 0.1 关于本书 本项目旨在创建一本开源、免费、对新手友好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入门教程。 ‧ 全书采用动画图解,内容清晰易懂、学习曲线平滑,引导初学者探索数据结构与算法的知识地图。 ‧ 源代码可一键运行,帮助读者在练习中提升编程技能,了解算法工作原理和数据结构底层实现。 算法:搜索、排序、分治、回溯、动态规划、贪心等算法的定义、优缺点、效率、应用场景、解题步骤 和示例问题等。 第 0 章 前言 www.hello‑algo.com 3 图 0‑1 本书主要内容 0.1.3 致谢 本书在开源社区众多贡献者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感谢每一位投入时间与精力的撰稿人,他们是(按照 GitHub 自动生成的顺序):krahets、coderonion、Gonglja、nuomi1、Reanon 第一行代码“Hello World!”的 美好回忆; ‧ 感谢校铨在知识产权方面提供的专业帮助,这对本开源书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 感谢苏潼为本书设计了精美的封面和 logo ,并在我的强迫症的驱使下多次耐心修改; ‧ 感谢 @squidfunk 提供的排版建议,以及他开发的开源文档主题 Material‑for‑MkDocs 。 在写作过程中,我阅读了许多关于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教材和0 码力 | 379 页 | 18.48 MB | 10 月前3
C++高性能并行编程与优化 - 课件 - 10 从稀疏数据结构到量化数据类型封装起来,方便多层解耦 封装起来,方便多层解耦 封装起来,方便多层解耦 • 这样就封装好了,通过模板的方式实现了 自定义的稀疏数据结构: • hash().pointer(11).dense(8) 开源的体素处理库: OpenVDB • OpenVDB 的稀疏体积,可以存储符号距 离场 (SDF) ,也可以存储烟雾仿真的结果 等。 • 据张心欣说, OpenVDB 赢得了奥斯卡奖 。 • )不一定就是完美解决方案,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真正的解决: tbb::spin_mutex 其实主要的瓶颈在于 std::mutex 会切换到操作系统内核中去调度 ,非常低效。而 tbb::spin_mutex 则是基于硬件原子指令的,完全 用户态的实现。区别: std::mutex 的陷入等待会让操作系统挂起 该线程,以切换到另一个;而 tbb::spin_mutex 的陷入等待是通过 不断地 while (locked); antaichi.pdf ← ??? 第 7 章: SPGrid 操作系统管理内存的最小单位:页( 4KB ) • 当调用 malloc 时,操作系统并不会实际分配那一块内存,而是将这一段内存标记为“不可 用”。当用户试图访问(写入)这一片内存时,硬件就会触发所谓的缺页中断( page fault ),进入操作系统内核,内核会查找当前进程的 malloc 历史记录。如果发现用户写 入的地址是他曾经0 码力 | 102 页 | 9.50 MB | 1 年前3
Hello 算法 1.0.0b5 C++版算法初学者阅读。” ——邓俊辉,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如果我当年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时候有《Hello 算法》,学起来应该会简单 10 倍!” ——李沐,亚马逊资深首席科学家 致谢 本书在开源社区众多贡献者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成长。感谢每一位投入时间与精力的撰稿人,他们是 (按照 GitHub 自动生成的顺序):krahets, justin‑tse, sjinzh, nuomi1, Reanon 算法犹如美妙的交响乐,每一行代码都像韵律般流淌。 愿这本书在你的脑海中轻轻响起,留下独特而深刻的旋律。 第 0 章 前言 hello‑algo.com 2 0.1 关于本书 本项目旨在创建一本开源免费、新手友好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入门教程。 ‧ 全书采用动画图解,结构化地讲解数据结构与算法知识,内容清晰易懂、学习曲线平滑。 ‧ 算法源代码皆可一键运行,支持 Java、C++、Python、G 代码“Hello World!”的 美好回忆。 ‧ 感谢苏潼为本书设计了精美的封面和 LOGO,并在我的强迫症下多次耐心修改。 ‧ 感谢 @squidfunk 提供的写作排版建议,以及他开发的开源文档主题 Material‑for‑MkDocs 。 在写作过程中,我阅读了许多关于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教材和文章。这些作品为本书提供了优秀的范本,确保 了本书内容的准确性与品质。在此感谢所有老师和前辈们的杰出贡献!0 码力 | 377 页 | 30.69 MB | 1 年前3
Hello 算法 1.0.0b4 C++版本书中的代码附有可一键运行的源文件,托管于 github.com/krahets/hello‑algo 仓库。动画在 PDF 内的 展示效果受限,可访问 hello‑algo.com 网页版以获得更优的阅读体验。 致谢 本书在开源社区众多贡献者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成长。感谢每一位投入时间与精力的撰稿人,他们 是(按照 GitHub 自动生成的顺序):krahets, sjinzh, justin‑tse, Reanon, nuomi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6 1 0. 前言 0.1. 关于本书 本项目旨在创建一本开源免费、新手友好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入门教程。 ‧ 全书采用动画图解,结构化地讲解数据结构与算法知识,内容清晰易懂、学习曲线平滑。 ‧ 算法源代码皆可一键运行,支持 Java, C++, Python 一行代码“Hello World!”的 美好回忆。 ‧ 感谢苏潼为本书设计了精美的封面和 LOGO,并在我的强迫症下多次耐心修改。 ‧ 感谢 @squidfunk 提供的写作排版建议,以及杰出的开源项目 Material‑for‑MkDocs 。 在写作过程中,我阅读了许多关于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教材和文章。这些作品为本书提供了优秀的范本,确保 了本书内容的准确性与品质。在此感谢所有老师和前辈们的杰出贡献!0 码力 | 343 页 | 27.39 MB | 1 年前3
C++高性能并行编程与优化 - 课件 - 07 深入浅出访存优化个缓存行,而不是一个。 • 这样一次随机访问之后会伴随着 64 次顺序访问, 能被 CPU 检测到,从而启动缓存行预取,避免了 等待数据抵达前空转浪费时间。 页对齐的重要性 • 为什么要 4KB ?原来现在操作系统管理内存是用分页 ( page ),程序的内存是一页一页贴在地址空间中的, 有些地方可能不可访问,或者还没有分配,则把这个页设 为不可用状态,访问他就会出错,进入内核模式。 • 因此硬件出 int[n]{} :后面加个花括号,就和 vector 一样,两次一样快了 结论 • 原理,当调用 malloc 时,操作系统并不会实际分配那一块内存,而是将这一段内存标记 为“不可用”。当用户试图访问(写入)这一片内存时,硬件就会触发所谓的缺页中断 ( page fault ),进入操作系统内核,内核会查找当前进程的 malloc 历史记录。如果发 现用户写入的地址是他曾经 malloc 过的地址区间,则执行实际的内存分配,并标记该段 sizeof(int)) 、 new int[n] 不会初始化数组为 0 。 • 初始化数组时,内存被写入,所以操作系统这时候才开始实际分配内存。 • 刚才的案例里,不会初始化的 malloc ,第一次往里面赋值时,因为这时操作系统还没有给 这个数组分配内存,所以会触发缺页中断,进入操作系统内核给数组分配内存,是内核执 行内存分配的这个动作,花费了额外的时间。而第二次因为内存已经被分配上了,所以再0 码力 | 147 页 | 18.88 MB | 1 年前3
《深入浅出MFC》2/e最基本观念讲起。深入浅出MFC 前半本都在描述(或说仿真) MFC 的内部技术,甚至挖 出MFC 部份原始程序代码来说明,透过这本书来学MFC 会学得很扎实,不过自己要先 对Windows 这个操作系统的运作方式有一程度的了解,不然会看不懂,以某方面来说, 也不是初学者用的书。基本上侯俊杰写的书不论文笔或是内容都相当的好,相当有购买 的价值,不过你别期望会是「初学用书」。 刚学MFC 程序 framework 的 包装是其四。初学MFC programming 时,我的脑袋犹如网目过大的筛子,什么东西都留不住; 各个类别及其代表意义,过眼即忘。 8 初初接触MFC 时,我对Windows 操作系统以及SDK 程序设计技术的掌握,实已处在众 人金字塔的顶端,困顿犹复如斯。实在是因为,对传统程序员而言,application framework 和 MFC 的运作机制太让人陌生了。 目前市面上有不少讲解MFC 或VisualAge C++。 你需要什么软硬件环境 一套Windows 95(或Windows NT)操作系统当然是必须的,中英文皆可。此外,你需 要一套Visual C++ 32 位版。目前的最新版本是Visual C++ 5.0,也是我使用的版本。 深入淺出 MFC 30 硬件方面,只要能跑上述两种操作系统就算过关。内存(RAM)是影响运作速度的主 因,多多益善。厂商宣称16MB RAM 是一个能够使你工作舒适的数字,但我因此怀疑0 码力 | 1009 页 | 11.08 MB | 1 年前3
C++高性能并行编程与优化 - 课件 - 12 从计算机组成原理看 C 语言指针表示不下,则自动选择较大的类型 标准化的类型: stdint.h • 而实际上,尽管主流操作系统上 int 都是 32 位的, C 语言标准并没有规定 int 就是 32 位 的。 • int 甚至可以是 16 位的!只不过主流操作系统一致认为是 32 位的而已,并不是标准所保 证的。 • 为了解决不同操作系统上对类型定义混乱的问题, C 语言标准引入了 stdint.h 这个头文件 。 • 他里面包含一系列类型别名 (typedef) ,这些别名保证不论是什么操作系统什么架构,都是 固定的大小,例如: • typedef char int8_t; • typedef short int16_t; • typedef int int32_t; • typedef long long int64_t; • 这样不论操作系统对类型的定义如何混乱,这些标准化的类型都是确定的大小。 • 这个直观的名字,他和 uintptr_t 等价 。 • size_t 是标准库大量使用的用于表示大小的类型,例如 vector::size() 返回类型就是 size_t 。 • 在主流操作系统上, size_t 和 uintptr_t 完全等价,虽然标准并没有强制要求这一点。 • 此外还有有符号的 ssize_t 和 intptr_t 等价,不过他是 Unix/Linux 系统特有的,0 码力 | 128 页 | 2.95 MB | 1 年前3
共 22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