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Euler 24.03 LTS 技术白皮书更多的领域和更多的用户。 2024 年 5 月 30 日,发布 openEuler 24.03 LTS,基于 6.6 内核的长周期 LTS 版本(参见版本生命周期),面向服务器、云、 边缘计算、AI 和嵌入式场景,提供更多新特性和功能,给开发者和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服务更多的领域和更多的用户。 openEuler 版本管理 03 openEuler 24.03 LTS 技术白皮书 概述 Sierra Forest/Granite Rapids、AMD EPYC Milan /Genoa 等芯片系列,支持多个硬件厂商发布的多款整机型号、板卡型号,支持网卡、 RAID、FC、GPU&AI、DPU、SSD、安全卡七种类型的板卡,具备良好的兼容性。 全版本支持的硬件型号可在兼容性网站查询:https://www.openeuler.org/zh/compatibility/。 支持的 联、Netswift、云脉、沐创 Raid Avago、云芯智联、PMC、华为 Avago、云芯智联、PMC、华为 FC Marvell、Qlogic、Emulex Marvell、Qlogic、Emulex GPU&AI Nvidia Nvidia SSD 华为 华为 07 openEuler 24.03 LTS 技术白皮书 运行环境 运行环境 08 openEuler 24.03 LTS 技术白皮书 运行环境0 码力 | 45 页 | 6.18 MB | 1 年前3
openEuler 23.09 技术白皮书Intel IceLake/ Sapphire Rapids、AMD EPYC Milan /Genoa 等芯片系列,支持多个硬件厂商发布的多款整机型号、板卡型号, 支持网卡、RAID、FC、GPU&AI、DPU、SSD、安全卡七种类型的板卡,具备良好的兼容性。 全版本支持的硬件型号可在兼容性网站查询:https://www.openeuler.org/zh/compatibility/。 支持的 网卡 华为、Mellanox、Intel 华为、Mellanox、Intel Raid Avago Avago FC Marvell、Emulex Marvell、Emulex GPU & AI Nvidia Nvidia SSD 华为 华为 硬件支持 运行环境 07 openEuler 23.09 技术白皮书 运行环境 运行环境 08 openEuler 23.09 技术白皮书 HBM)中以提高计算速度。加速器厂商们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开发复杂的内存管理系统。 现行加速器内存管理方案存在诸多缺陷: • CPU 侧内存管理与加速器侧分离,数据显式搬移,加速器内存管理的易用性和性能难以平衡。 • 大模型场景下加速器设备 HBM 内存(Hign BandWidth Memory)严重不足,现有的手动 swap 方案性能损耗大且 通用性差。 • 搜推、大数据场景存在大量无效数据搬移,缺少高效内存池化方案。0 码力 | 52 页 | 5.25 MB | 1 年前3
openEuler 22.03 LTS SP2 技术白皮书Intel IceLake/ Sapphire Rapids、AMD EPYC Milan /Genoa 等芯片系列,支持多个硬件厂商发布的多款整机型号、板卡型号, 支持网卡、RAID、FC、GPU&AI、DPU、SSD、安全卡七种类型的板卡,具备良好的兼容性。 全版本支持的硬件型号可在兼容性网站查询:https://www.openeuler.org/zh/compatibility/ 支持的 华为、Mellanox、Intel、星云智联、云芯智联 Raid Avago、云芯智联 Avago、云芯智联 FC Marvell、Qlogic、Emulex Marvell、Qlogic、Emulex GPU&AI Nvidia Nvidia SSD 华为 华为 硬件支持 运行环境 07 openEuler 22.03 LTS SP2 技术白皮书 运行环境 运行环境 08 openEuler 22 优先级负载均衡特性 负载均衡 FIFO 任务迁移队列不区分优先级,无法解决跨核迁移抢占保障高优先级,特别是 CPU 敏感型任务的优先调 度,针对在线、离线容器混部场景下,CFS 负载均衡需要提出一种优先级队列模型,支持高低优先级的 QoS 负载均衡,确 保在线业务能更快得到调度和执行,最大化压制离线任务的 QoS 干扰,提高整机 CPU 资源利用率。 混部场景中,开启了 CPU QoS 优先级负载均衡特性,需要将0 码力 | 48 页 | 5.62 MB | 1 年前3
openEuler 22.03-LTS 技术白皮书openEuler 发布的面向边缘计算的版本 openEuler 22.03 LTS Edge,集成 KubeEdge + 边云协同框架,具备边云应用 统一管理和发放等基础能力,并将通过增强智能协同提升 AI 易用性和场景适应性,增强服务协同实现跨边云服务发现和流 量转发,以及增强数据协同提升南向服务能力。 功能描述 行业应用(服务)/ 应用技能 Sedna (Cloud) Global- Manager 和数据导出的能力。 4. 边云智能协同架构(Sedna):基于开源 Sedna 框架,提供基础的边云协同推理、联邦学习、增量学习等能力,并 实现了基础的模型管理、数据集管理等,使能开发者快速开发边云 AI 协同特性,以及提升用户边云 AI 特性的训练 与部署效率。 应用场景 可应用智能制造、城市交通、高速收费稽查、智慧加油站、医疗影像识别、智慧园区等广泛的边云协同场景。 openEuler 求。 2. 行业安全认证:逐步支持面向行业安全认证,如面向 IEC61508、EC62443 等。 应用场景 嵌入式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控制、电信设备、汽车及医疗等领域;随着 5G、AI 新型技术的成熟,还可应用 于物联网 IoT 设备,边缘智能计算设备等。 软总线 设备上线/连接/通信 统一运行时 容器 混合关键性系统(mixed criticality system)0 码力 | 17 页 | 6.52 MB | 1 年前3
openEuler 22.09 技术白皮书全版本支持 x86、ARM、申威、龙芯、RISC-V 五种架构,并支持 Intel、AMD、兆芯等多款 CPU 芯片,支持多个 硬件厂商发布的多款整机型号、板卡型号,支持网卡、RAID、FC、GPU&AI、DPU、SSD、安全卡七种类型的板卡,具备良好的 兼容性。 支持的 CPU 架构如下: 支持的整机如下: 硬件类型 x86 ARM 申威 龙芯 RISC-V CPU Intel、AMD、 讯、Intel Raid 华为、Avago、PMC 华为、Avago、PMC FC 华为、Marvell、Qlogic、Emulex 华为、Marvell、Qlogic、Emulex GPU&AI 华为、Nvidia、AMD、天数智芯、Intel 华为、Nvidia、AMD、天数智芯、Intel DPU 云豹智能 SSD 华为、三星、Intel 华为、三星、Intel、Dera 安全卡 接口,方便应用开发。 2. 行业安全认证:逐步支持面向行业安全认证,如面向 IEC61508、EC62443 等。 应用场景 嵌入式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控制、电信设备、汽车及医疗等领域;随着 5G、AI 新型技术的成熟,还可应用于 物联网 IOT 设备,边缘智能计算设备等。 软总线 设备上线/连接/通信 统一运行时 容器 混合关键性系统(mixed criticality system)0 码力 | 13 页 | 1.39 MB | 1 年前3
openEuler 21.09 技术白皮书时,优先对低优先级的进程组进行内存回收,保障在线业务的正常运行。 应用场景 适用于对交互类等时延敏感型业务(比如 MySQL、Redis、Nginx 等)和 CPU 消耗且时延不敏感的业务(如 AI 离线训练) 混合部署,包括容器与容器、容器与进程、容器与虚机、虚机与虚机混合部署等多种场景。 容器操作系统 云原生是云计算发展的下一跳、k8s 事实上已经成为云原生软件基础设施的底座。业界主流操作系统厂商都推出了针对 统一集群化部署、监控、审计等场景。 安全容器 StratoVirt: 1. 强安全性:基于 Rust 实现语言级安全,模块按需组合最小化攻击面,支持多租户物理隔离。 2. 轻量低噪:采用极简设备模型时,启动时间小于 50ms,内存底噪小于 4M。 3. 软硬协同:支持 x86 的 VT,支持鲲鹏的 Kunpeng-V。 4. 极速伸缩:毫秒级设备扩缩能力,为轻量化负载提供灵活的资源伸缩能力。 openEuler 发布面向边缘计算的版本 openEuler 21.09 Edge,集成 KubeEdge+ 边云协同框架,具备边云应用统一 管理和发放等基础能力,并将通过增强智能协同提升 AI 易用性和场景适应性,增强服务协同实现跨边云服务发现和流量转发, 以及增强数据协同提升南向服务能力。 功能描述 行业应用(服务)/应用技能 Sedna(Cloud) Global- Manager0 码力 | 35 页 | 3.72 MB | 1 年前3
openEuler 21.03 技术白皮书数据读写压力的方法。准确的检测方法可以帮资 源使用者确定合适的工作量,帮助系统制定高效 的资源调度策略,最大化利用系统资源,改善用 户体验。 8. TCP 发包切换到了 Early Departure Time 模型: 解决原来 TCP 框架的限制,根据调度策略给数据 包设置 Early Departure Time 时间戳,避免大的 队列缓存带来的时延,同时大幅提升 TCP 性能。 9. 支持 MultiPath 内存访问效率。 • IO 子系统增强:支持多通道并发 IO 能力,提高 IO 性能。支持 IO-QOS 能力,提升虚拟机 IO 流量管理的灵活性和 稳定性。 • 系统调用过滤:通过极简设备模型设计和 SECOMP 过滤系统调用,最简配置下仅需使用 35 个系统调用,有效减小 系统攻击面。 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考 openEuler 20.09 技术白皮书:https://openeuler 化架构或组件。具 备安全、轻量、高性能、低损耗、组件灵活拆分的特点。 StratoVirt 主要优势如下: • 强安全性:基于 Rust 实现语言级安全,模型设计上最小化攻击面, 实现多租户物理隔离。 • 轻量低噪:采用极简设备模型时,启动时间小于 50ms,内存底噪小于 4M,支持 Serverless 负载。 • 软硬协同:StratoVirt 支持 x86 的 VT,支持鲲鹏的0 码力 | 18 页 | 1.30 MB | 1 年前3
高效智能运维[云+社区技术沙龙第29期] - 蓝鲸研发运维技术PaaS体系实践-张敏Group,简称IEG)自用的一套用于 构建企业研发运营一体化体系的PaaS开发框架,提供了aPaaS(DevOps流水线、运行环境托管、前后台框架)和 iPaaS(持续集成、CMDB、作业平台、容器管理、数据平台、AI等原子平台)等模块,帮助企业技术人员快速构建基 础运营PaaS。 腾讯蓝鲸智云秉承开放共赢的理念,以改变中国运维行业为起点,致力于推动国内企业借助研发运营一体化,低成本 实现企业IT经营管理模式升级和自主化。 务自动化、工具化、可视化。 数据驱动运维:基于大数据 的接入、存储、分析技术,对运 维数据进行全面挖掘和分析,实 现数据驱动自动化运维。 机器驱动运维:基于智能算法 的机器自我学习,训练机器智能运 维模型,实现无人值守和智能的运 维与运营。 数据化 2015--2017 智能化 2017—现在 蓝鲸目前在腾讯应用情况及发展方向 4个转型的绊脚石 有重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各类官网,移动终端游戏, CMP 跨系统编排 与调度 运行监控和故障管理 第三方监控接入 基础监控 采集 存储 检测 告警 故障自愈 蓝鲸平台 管控平台 PaaS平台:开发框架/API集成 统一配置管理 模型定义 自动采集 配置维护 拓扑视图 配置消费 统一运维门户 可视化大屏、统一报表、统一权限、移动运维 变更 流程融合 事件 问题 请求 知识库 SLA 服务目录 流程引擎 运维流程管理0 码力 | 26 页 | 8.25 MB | 1 年前3
爱奇艺 CDN 运维平台实践-张强一些案例: Ø 数据统计 l 实时性差 l 迭代效率低 l 开发繁琐 Ø 设备管理 03 运维平台设计 架构演进大事记 整体架构设计 通用代理服务集群设计(Promise) 运维任务模型设计 应用配置管理 权限管理 运维平台Fast 整体架构 API接入层 通用代理服务(Promise) HTTP传输 ZMQ-Proxy KCP-Proxy 任务模板 生 成 器 配置管理 可扩展: 可以任意上线下线代理设备,自动摘除 l 智能路由: 自动探测最佳代理节点 l 接口简单: 支持HTTP、SDK方式使用 l 多协议: 支持控制流、数据流等场景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l 模型: ü 数据传输类: 标准http模式 ü 消息控制类: sub/pub, push/pull, register/unregister ü 支持服务发现 Promise集群 CNC CT rollback_scripts 回滚脚本,任务失败后执行 文件下载类Job定义 运维操作抽象 文件下载 RPM类App管理 Tar类App管理 软连接创建 Shell 类 配置变更类 运维平台任务设计 – 模型设计 运维平台任务设计 – 流程设计 通常包括文件下载类、软件 包类、脚本等几类Job. 创建基础 Job 1 联动资产平台的服务管理系 统,间接会关联到具体的服 务器资产 关联服务0 码力 | 34 页 | 1.75 MB | 1 年前3
Debian Reference v2.12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4 6.2.2 Limitazioni moderne ai servizi di post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5 6.2.3 Attes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0 9.6.11 Usare SMART per prevedere danni ai dischi fiss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0 9.6.12 Specificare una . . . . . . . . . . . . . . . 11 1.7 Elenco dei principali gruppi forniti dal sistema per accesso ai fil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1.8 Elenco dei principali gruppi forniti0 码力 | 283 页 | 1.40 MB | 1 年前3
共 88 条
- 1
- 2
- 3
- 4
- 5
- 6
- 9













